[发明专利]新能源并网的无功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4117.2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4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田鑫;张杰;李雪亮;李海周;牛新生;赵龙;王艳;高晓楠;朱秀波;赵光锋;刘晓明;曹相阳;杨斌;杨思;高效海;王男;张丽娜;薄其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郑宪常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并网 无功 优化 方法 | ||
1.一种新能源并网的无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场景生成,其包括以下步骤:
a1、假设新能源电站随机变量X(功率)的累积分布函数为F(X),将累积分布函数等分成采样个数N份,每个区间的宽度为1/N;在每个区间内部进行随机采样,第i个区间采样的累积概率值为其中U是[0,1]区间内的一个随机数;当任意一个子区间参与随机采样后,则不再参与以后的随机采样;
a2、根据分布函数的反函数计算出实际采样值Xn=F-1(Un);
a3、重新选择区间采样,直到所有区间完成采样,即生成场景;
b、对每个场景指定一个发生的概率ps(s=1,...,N)即ps≥0,且满足设ps=1/N;用集合S表示最初始的场景集,集合DS表示需要消除的场景集,Di,j表示场景i和场景j之间的距离,PDi,j表示场景i和场景j之间的概率距离;进行场景消减,场景消减包括以下步骤:
b1、设置DS为空,计算各个场景之间的距离Di,j=D(si,sj);
b2、对于场景k,找出与场景k距离最短的场景r,即
Dk(r)=D(sk,sr)i∈S,k≠s;
b3、计算概率距离PDk(r)=pk*Dk(r),k∈S,在k中找出使得概率距离最小的场景索引d,使得PDd=minPDk,k∈S;
b4、令S=S-{d},DS=DS+{d},且pr=pr+pd;
b5、重复步骤b2到b4,直到剩余的场景数目达到消减要求为止;
c、建立无功优化模型:
以无功辅助服务成本和电网有功网损的期望值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常规能源电厂和新能源电厂无功出力为优化变量,建立无功优化模型,其目标函数为:
式中pk为场景k发生的概率,为场景k的总网损,为场景k下j发电机的无功成本;
其中,约束条件包括:
c1、各节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平衡约束
式中分别为场景s下节点i处的有功发电和有功负荷、无功发电和无功负荷;Vis、和分别是场景s下节点i和节点j的电压幅值;为场景s下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电压相角差;Gij和Bij分别为系统导纳矩阵的实部和虚部;
c2、各发电机/同步补偿及无功出力上下界约束
式中QGi,min和QGi,max分别是节点i无功出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c3、各节点电压幅值上下界约束
式中Vi,min和Vi,max分别是节点i的电压幅值下限和上限;
c4、各支路传输功率约束
式中Pij,max是节点i、j之间的线路有功潮流的最大值,pk表示每种场景对应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41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