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60管线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4994.X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3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华;叶晓瑜;王羿;熊雪刚;龚慧;李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B21B1/22;B21B37/7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武森涛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x60 管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连轧板带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X60管线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中,管道运输是一种经济、安全不间断的运输方式,用管道输送石油天然气具有高效、经济、安全、无污染的特点,是输送油气最有效的工具。随着管道工程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管线钢生产的迅速发展。
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线分为长输管线和油田内部的集输管线两部分。长输管线为了提高输送效率,主干线输送压力较高,要求选用较高强度级别的钢种,如X70、X80级别;集输管线、支线和一些输量较小的管线输送压力较低,一般选用强度较低的钢种。大量主干线线的建设,带动了X65以下级别级管线钢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在现有技术中,专利CN101928882A公开的一种X60管线钢及其生产方法中,其化学成分:C:0.060~0.080%,Si:0.15~0.30%,Mn:1.35~1.55%,P:≤0.020%,S:≤0.006%,Nb:0.035~0.055%,V:0.035~0.055%,Ti:0.010-0.025%,Als:0.010-0.040%。其化学成分中Nb含量高达0.035~0.055%,其合金成分较高,成本高,且该专利是在双机架紧凑式炉卷轧制上生产,其经过粗轧后的钢坯延时40-60秒,使粗轧钢坯温度低于900℃在进行3道次连续精轧,终轧温度790-830℃,不适合热连轧生产。
专利CN103526110A公开的16~25mm厚X60管线钢及其生产方法,其组分:C:0.06~0.09%、Si:0.25~0.35%、Mn:1.55~1.60%、(Nb+Ti+V+Mo+Ni):0.20~0.29%、P≤0.010%、S≤0.003%、Als:0.02~0.04%。该管线钢在中厚板轧机上应用,生产的X60管线钢的组织含有42~46%板条状铁素体、32~38%针状铁素体、13~15%贝氏体,少量M-A岛及一些细小弥散析出相。另外,该管线钢中含有贵金属Mo、Ni等贵金属,成本相对较高。
文献《酒泉钢铁公司X60管线钢的研制》中,酒泉钢铁公司成分设计(单位,wt%)为C≤0.1%、Si≤0.4%、Mn:1.3%、V:0.05~0.10%、Nb:0.02~0.04%、Ti:0.02~0.05%、P≤0.03%、S≤0.025%,轧制时完全再结晶区开轧温度1020~1080℃,未再结晶区开轧温度≤950℃,终轧温度700~850℃。冷却采用ADCO气雾冷却系统快冷,终冷温度630~700℃。该管线钢采用Nb+V+Ti复合微合金化,其Ti含量0.02~0.05%,含钛钢的炼钢和热轧工艺要求高,工艺波动对力学性能影响很大,同时,由于它采用“低温、大压下”轧制,在热连轧轧制时需要待温,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轧制工艺简单的X60管线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X60管线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C:0.05-0.10%,Si:0.10-0.30%,Mn:1.20-1.40%,P:≤0.020%,S:≤0.010%,Nb:0.020-0.034%,V:0.05-0.08%,Ti:0.008-0.019%,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方案是:C:0.07-0.09%,Si:0.15-0.25%,Mn:1.25-1.40%,P:≤0.018%,S:≤0.005%,Nb:0.025-0.034%,V:0.05-0.08%,Ti:0.008-0.0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管线钢的生产工艺为热连轧生产工艺:铁水脱硫→转炉冶炼复合吹炼→脱氧、合金化及高碱度精练渣脱硫→炉后小平台补喂Al线、Ti微合金化→喂钙线→连铸→板坯加热→高压水除鳞→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卷取→包装入库。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板坯:按照上述重量百分比连铸得到板坯;
2)板坯粗轧:步骤1)得到的板坯加热到1185~1220℃后经粗轧得到中间坯,既保证Nb、V的充分固溶,又防止奥氏体晶粒的异常长大;优选的方案,板坯粗轧采用5道次或7道次轧制,每道次变形量必须≥20%,保证奥氏体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
3)精轧:将步骤3)所得中间坯经精轧机组精轧,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60~1000℃,终轧温度范围为830~870℃,保证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增加相变形核核心,细化铁素体晶粒;
4)卷取:以10-40℃/秒的冷却速度冷却到560℃~630℃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49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