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变压器电桥的功能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6630.5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7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红;孙玉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王卫军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变压器 电桥 功能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变压器电桥的功能检测方法,特别是针对特征角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旋转变压器电桥是用来测量正余弦旋转变压器电气误差的主要设备,通常旋转变压器电桥的精度测量是利用正余弦旋转变压器仿真器模拟正余弦旋转变压器的正弦和余弦输出信号。仿真器的正余弦输出信号的精度不低于旋转变压器电桥精度的1/3时可以用来检测旋转变压器电桥的精度。当仿真器的精度低于或等同旋转变压器电桥的精度时不能用来检测旋转变压器电桥的精度。美国北大西洋公司生产的540/10旋转变压器电桥,精度2″,是目前国内外最高精度的旋转变压器电桥,国内很多厂家都购买该设备作为正余弦旋转变压器电气误差的测量设备。该公司同时生产的5300仿真器精度也是2″,一般用来测量正余弦旋转变压器模数转换电路的精度,不能作为540/10旋转变压器电桥的精度测量设备,所以540/10旋转变压器电桥在国内的精度测量至今没有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特征角精度的功能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利用特征角的正余弦信号特点,通过测量旋转变压器电桥在特征角度的精度来评估电桥的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旋转变压器电桥的功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正弦信号接输入端与输出端信号隔离的变压器的输入端,同时通过屏蔽线接入相敏电压表的参考端;
步骤二、按特征角度的正余弦信号要求模拟正余弦信号,将变压器的输出端接入旋转变压器电桥的输入端;
步骤三、旋转变压器电桥的输出端通过屏蔽线接相敏电压表的信号端;
步骤四、旋转旋转变压器电桥上的旋钮,使得相敏电压表输出值最小;
步骤五、采用最大偏差法计算旋转变压器电桥的测量精度。
所述步骤一正弦信号可以是正弦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信号,也可以其它形式的交流电源产生,其正弦波形失真度不大于1%,幅值范围2V-115V,频率400Hz-5KHz,频率稳定性不大于1%。
所述步骤一中的变压器采用电压比1:1、初级和次级线圈匝数相等的电源变压器。
所述步骤二中变压器输出信号的两端与旋转变压器电桥输入端的不同连接方式模拟0°、45°、90°、135°、180°、225°、270°、315°特征角的标准正余弦信号。
计算各特征角的测量误差,取其中绝对值的最大值作为旋转变压器电桥的测量精度,
Δθ=θ-θ0
式中:θ0——理论角度(°);
θ——实测角度(°);
Δθ——旋转变压器电桥在θ0角度的误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旋转变压器电桥特征角的输入信号是通过唯一正弦信号与旋转变压器输入端的不同接线方式来模拟,输入信号的精度因是同一正弦信号可认为是0″,满足精度2″的旋转变压器电桥精度测试的要求。一般地,旋转变压器的电气误差分布在45°、90°、135°、225°、270°、315°特征角时处于极值点,所以,对旋转变压器电桥特征角的精度测量是可以评估出旋转变压器电桥的精度的。
(2)本发明正弦信号经变压器隔离,可减小参考信号对旋转变压器电桥输入、输出信号的干扰。
(3)本发明参考信号和旋转变压器电桥的输出信号采用屏蔽线,可有效减小测试环境中的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0°特征角的测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旋转变压器电桥的功能检测包括正弦信号1、变压器2、相敏电压表3以及旋转变压器电桥4。正弦信号1可以是正弦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信号,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交流电源产生,要求正弦波形失真度不大于1%,幅值范围2V-115V,频率400Hz-5kHz,频率稳定性不大于1%。变压器2采用电压比1:1、初级和次级线圈匝数相等的电源变压器。相敏电压表要求电压测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Ref端和Sig端的输入信号均需要屏蔽。
本发明旋转变压器电桥的功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图1所示,将正弦信号1接变压器2的输入端,同时通过屏蔽线接入相敏电压表3的Ref参考端,其中正弦信号的Ref+端接相敏电压表的Ref+端,正弦信号的Ref-端接相敏电压表的Ref-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6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菱角储藏工艺
- 下一篇:多通道直流模拟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