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宽带通信的媒体接入控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6654.0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1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贾展丰;重·U·李;戴维·乔纳森·朱利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7 | 分类号: | H04B1/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宋献涛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通信 媒体 接入 控制 | ||
分案申请的相关信息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PCT/US2007/067025、申请日为2007年4月20日、优先权日为2006年4月20日、发明名称为“超宽带通信的媒体接入控制”的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后申请号为200780013800.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根据35U.S.C.§119主张优先权
本申请案主张2006年4月20日申请的第60/794,030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以及2006年4月28日申请的第60/795,980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权益和优先权。所述临时专利申请案的每一者均转让给本受让人,且所述临时专利申请案的每一者的揭示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案大体上涉及通信,且更特定来说,涉及超宽带通信的媒体接入控制。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无线装置可经由具有在给定无线电频带内的频率的信号而相互通信。此处,可制作规定以防止来自一个装置的传输干扰来自另一装置的传输。举例来说,某些系统使用媒体接入控制,其每次仅允许一个装置使用给定媒体(例如无线电频带)。一种实现此目的的方法是使得每一装置能够检查所述媒体以确定另一装置当前是否正在所述媒体上传输。如果所述媒体处于使用状态,则所述装置将延迟传输直到所述媒体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稍后时间。或者,某些系统使用例如扩频的信令技术,其修改经传输的信号以减少来自一个装置的传输干扰另一装置在相同频带内的同时传输的可能性。
例如这些的技术可用于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一实例是超宽带系统。超宽带技术可用于(例如)个人区域网络(“PAN”)或身体区域网络(“BAN”)应用中。
至少一接入方案已被提议用于超宽带系统中。举例来说,IEEE802.15.4a提议信道接入方案用于在基于超宽带的无线PAN中实现低工作循环。所述提议规定了由中心个人区域网络协调器界定的超帧结构的使用。所述超帧结构以信标开始且含有分时隙争用接入周期(“CAP”)和分时隙无争用周期(“CFP”)。对于CAP来说,假定使用随机信道接入方案,例如阿罗哈(Aloha)或载波感测多址(“CSMA”)。PAN协调器指派CFP时隙。每一时隙中的数据帧以报头序列开始以使接收器实现信道获取。超帧的额外不活动部分可进一步减少工作循环。
某些无线PAN或BAN应用的接入方案可能需要支持多种具有显著不同要求的装置。举例来说,对于某些装置来说,消耗尽可能少的功率是重要的。此外,网络中的给定装置或网络中的不同装置可支持较宽范围的数据速率。因此,所述接入方案可能需要提供相对稳健而又灵活的功能性。
发明内容
本揭示案的选定方面的概述如下。为方便起见,本揭示案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在本文中可简单地称为“一方面”或“方面”。
在某些方面中,提供用于超宽带通信的媒体接入控制。此处,可经由使用超宽带脉冲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信道而获得对通信媒体的接入。举例来说,用于给定信道的脉冲可具有相对短的持续时间且以相对低的工作循环产生。在某些方面中,媒体接入控制可使用网络拓扑方案、寻址方案、信道化方案和媒体接入控制状态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
在某些方面中,媒体接入控制支持对等网络拓扑。举例来说,经由网络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信道通信的每一装置可使用相同或大体上等效的媒体接入控制功能性。此外,在不使用协调器、中心控制器或某一其它类似组件或功能性或不与其合作的情况下,任何组对等装置可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信道且经由其通信。在某些方面中,可使用信道化方案来消除或减少由对等装置建立的并发操作信道之间的干扰。
在某些方面中,媒体接入控制使用经精简的寻址方案。举例来说,一组装置(例如对等)可合作以结合在信道发送上的信息而使用较短网络地址或不使用网络地址。在某些方面中,可在信道上发送较短源网络地址(例如,基于传输器的地址)。在某些方面中,可在信道上发送较短目的地网络地址(例如,基于接收器的地址)。在某些方面中,信道化方案可唯一地界定信道,借此消除(例如对于特定类型的业务来说)对源地址、目的地地址或源地址与目的地地址的需要。在某些方面中,在连续地或相对连续地传输数据的串流信道中可不使用源地址、目的地网络地址或源地址与目的地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6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