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色黏胶针织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6793.3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鑫泰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2G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黏胶 针织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变色黏胶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一般情况下,针织面料常常会由多种纤维混合在一起,再添加功能性纤维从而制成功能性面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增添了显色纤维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显色功能,且强力纤维能够令面料耐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且配方简单,原料易购买,且成本较低的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色黏胶针织面料,包括:显色纤维、强力纤维、真丝纤维、腈纶、亚麻和化纤混纺纱线,所述变色黏胶针织面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重量成分:显色纤维占20-30份、强力纤维占20-25份、真丝纤维占10-15份、腈纶占5-10份、亚麻占3-8份和化纤混纺纱线占10-1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变色黏胶针织面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重量成分:显色纤维占25份、强力纤维占22份、真丝纤维占12份、腈纶占6份、亚麻占5份和化纤混纺纱线占12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变色黏胶针织面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重量成分:显色纤维占28份、强力纤维占23份、真丝纤维占13份、腈纶占8份、亚麻占7份和化纤混纺纱线占13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添了显色纤维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显色功能,且强力纤维能够令面料耐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且配方简单,原料易购买,且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变色黏胶针织面料,所述的变色黏胶针织面料包括:显色纤维、强力纤维、真丝纤维、腈纶、亚麻和化纤混纺纱线,所述变色黏胶针织面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重量成分:显色纤维占20-30份、强力纤维占20-25份、真丝纤维占10-15份、腈纶占5-10份、亚麻占3-8份和化纤混纺纱线占10-15份。
所述变色黏胶针织面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重量成分:显色纤维占25份、强力纤维占22份、真丝纤维占12份、腈纶占6份、亚麻占5份和化纤混纺纱线占12份。
所述变色黏胶针织面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重量成分:显色纤维占28份、强力纤维占23份、真丝纤维占13份、腈纶占8份、亚麻占7份和化纤混纺纱线占13份。
将上述配方中的各种面料成分按照不同的重量比进行配比,可以调制出不同效果的功能性面料,且都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添了显色纤维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显色功能,且强力纤维能够令面料耐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且配方简单,原料易购买,且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鑫泰针织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鑫泰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6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