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铜箔与基材间抗剥离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7805.4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3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樊斌锋;王建智;韩树华;张欣;何铁帅;李伟;段晓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38 | 分类号: | H05K3/3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72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箔 基材 抗剥离 粘合剂 制备技术领域 过电流保护 聚乙烯树脂 抗剥离性能 锂离子电池 线路板 二次处理 技术基础 一次处理 表处理 粘合力 粘结片 高抗 铜镏 压板 粘结 制备 剥离 配合 | ||
1.一种提高铜箔与基材间抗剥离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铜箔的一次处理,对生箔机产出的初始铜箔的M面进行粗化、固化一次处理以提高M面铜瘤高,
一次处理后铜箔相较于初始铜箔增重8~11g/m2,此时铜箔的RZ值由初始的4~6µm 变化为9~13µm;
所述初始铜箔为30µm厚度的铜箔成品;
(2)二次处理,对步骤(1)中一次处理后铜箔的M面继续进行粗化、固化二次处理以提高其RZ值,
二次处理后铜箔相较于一次处理后铜箔增重18~22g/m2,此时铜箔的RZ值由一次处理后的9~13µm变化为13~15µm;
(3)粘合剂粘结,将步骤(2)中二次处理后铜箔与基材间采用特殊的粘合剂粘结;所述特殊的粘合剂为KBE-903硅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铜箔与基材间抗剥离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铜箔M面粗化、固化一次处理具体为:
粗化条件为:Cu2+浓度5~30g/L,H2SO4浓度35~60g/L,温度15~40℃,电流密度1200-2200A/m2;
固化条件为:Cu2+浓度35~55g/L,H2SO4浓度40~60g/L,温度25~45℃,电流密度1500~1800A/m2;
步骤(2)中铜箔M面粗化、固化二次处理具体为:
粗化条件为:Cu2+浓度5~30g/L,H2SO4浓度35~60g/L,温度15~40℃,电流密度3500~4000A/m2;
固化条件为:Cu2+浓度35~55g/L,H2SO4浓度40~60g/L,温度25~45℃,电流密度3500~4000A /m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铜箔与基材间抗剥离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运行车速为15~25m/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铜箔与基材间抗剥离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基材为环氧玻璃布基材或无卤素基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提高铜箔与基材间抗剥离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素基材为聚乙烯树脂粘结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78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机顶盒外壳
- 下一篇:一种高层厚铜电路板及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