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汽轮机轴封漏汽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9446.6 | 申请日: | 2015-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4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鄢传武;李明;沈敏;李国敏;赵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1D25/00 | 分类号: | F01D25/00;F01D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汽轮机 轴封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汽轮机轴封漏汽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火力发电机组的不断运行,汽轮机轴封间隙会越来越大,轴封内外漏汽量不断增大,导致工质流失、真空下降的情况,引起汽轮机效率下降,尤其是轴封漏汽对汽轮机润滑油的污染会引起汽轮机轴系严重损坏,并产生重大安全事故。
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解决汽轮机轴封漏汽的问题,通常都采用对汽轮机轴封系统本身进行改进的方式,如公开日为2014年04月16日,公开号为CN20354780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空气密封式汽轮机轴封系统,以及公开日为2006年11月01日,公开号为CN283311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轮机轴封系统,均是对汽轮机轴封系统本身进行改进,导致汽轮机轴封系统的结构复杂,难以对现有在使用的汽轮机进行升级改造,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汽轮机轴封漏汽的问题。
现在还没有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汽轮机轴封漏汽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构思独特,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汽轮机轴封漏汽问题的防止汽轮机轴封漏汽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止汽轮机轴封漏汽装置包括设置有轴封系统的汽轮机,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用于产生高压空气的空压机,用于储存空压机产生的高压空气并对高压空气进行稳压的储气罐,用于对从储气罐输出的高压空气进行充分干燥的空气干燥器,用于向汽轮机的轴封系统进行喷气并在轴封系统外形成高压空气场以达到阻止轴封系统向外泄漏密封蒸汽的目的的轴封间隙处喷嘴组;所述储气罐和空压机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空气干燥器和储气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轴封间隙处喷嘴组和空气干燥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轴封间隙处喷嘴组分布在汽轮机的轴封系统附近,该轴封间隙处喷嘴组和轴封系统配合。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安装在空气干燥器和轴封间隙处喷嘴组之间的管路上。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轴封间隙处喷嘴组分布在汽轮机的两侧,该轴封间隙处喷嘴组位于汽轮机每一侧上的喷嘴数量均在两个以上。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阀门的数量在两个以上。
一种使用所述的防止汽轮机轴封漏汽装置进行的防止汽轮机轴封漏汽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防止汽轮机轴封漏汽方法的步骤如下:空压机产生高压力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过储气罐的储气稳压以及空气干燥器的充分干燥后,由管路输送到轴封间隙处喷嘴组处,通过轴封间隙处喷嘴组向汽轮机的轴封系统进行喷气,从而在轴封系统外形成高压空气场,达到阻止轴封系统向外泄漏密封蒸汽的目的。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轴封间隙处喷嘴组在轴封系统外形成的高压空气场的压力大于等于汽轮机的轴封系统内的蒸汽压力。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方法防止汽轮机的轴封系统内的蒸汽外泄及泄漏后蒸汽污染汽轮机的润滑油系统,从而起到防止汽轮机内蒸汽外漏造成不必要的蒸汽流失,防止汽轮机真空下降,提高汽轮机的运行安全性及效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轴封间隙处喷嘴组在汽轮机的轴封系统外产生的高压隔离空气场有效阻止轴封系统内的蒸汽向外泄漏,提高轴封系统的密封效果,克服了汽轮机蒸汽工质流失及真空下降的普遍性问题,尤其避免了汽轮机润滑油污染问题;2、相关的设备购置和安装费用低,降低了成本,有利于推广和应用;3、本发明的投入可提高汽轮机及轴封系统的安全使用寿命,以及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4、结构非常简单,构思独特,采用轴封系统外所形成的高压空气场将轴封系统内的蒸汽压住的方式,不仅降低了汽轮机对轴封系统的性能要求,而且从根本上解决汽轮机轴封漏汽的问题;5、能够方便的对现有已经在使用的汽轮机进行升级改造,扩大了适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防止汽轮机轴封漏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压机;2、储气罐;3、空气干燥器;4、轴封间隙处喷嘴组;5、汽轮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9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