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动式植物幼苗栽植用移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510539465.9 | 申请日: | 2015-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3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谢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燕燕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4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式 植物 幼苗 栽植 移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手动式植物幼苗栽植用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用播种或营养繁殖方法培育的小苗,苗木密度大,每个苗木所占营养空间小,要培育大苗必须进行移栽。根据园林绿化对各种规格苗木的要求和培育方式需要,可移栽一次或多次。移栽能够扩大苗木生长的营养空间,如光照空间,通风空间和枝干生长空间,根系生长、吸收水分和营养的空间。移栽时对根系的修剪,还能刺激苗木根系发育,多生须根,提高绿化成活率。
移栽是农作物生产的一种常见方式,首先在苗床培养小苗,待壮苗后移植到大田的一种农艺方式。作物移栽包括水田移栽(例如水稻等)和旱地作物的移栽(例如烟草、红薯、油菜等)。作物移栽相对于直播有很多优势,例如产量的增加、防止灾害等,同时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费工,成本增加等。
移栽分为人工移栽与机械移栽2种。机械移栽相比人工移栽幼苗行距、株距均匀,作物光合作用利用率高,通风透气性好,能更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工作效率。移栽机主要由喂入器、导苗管、扶苗器、开沟器和覆土镇压轮等工作部件组成。工作时,由人工分苗后,将秧苗投入到喂入器的喂入筒内,当喂入筒转到导苗管的上方时,喂入筒下面的活门打开,秧苗靠重力下落到导苗管内,通过倾斜的导苗管将秧苗引入到开沟器开出的苗沟内,在栅条式扶苗器的扶持下,秧苗呈直立状态,然后在开沟器和覆土镇压轮之间所形成的覆土流的作用下,进行覆土、镇压,完成栽植过程。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大型的移栽设备很多时候适合于规模化的生成,但是对于生成规模比较小的生成区域,大型的移栽设备显得浪费资源,因此,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反复回收利用的苗木移栽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采用一组半圆筒状的挡板,通过柔性布料制成的底部,方便拆卸,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移栽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手动式植物幼苗栽植用移栽装置,包括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分别设在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外侧壁上的第一挂钩3和第二挂钩4,以及设在第一挂钩3和第二挂钩4上的第一防护层5和第二防护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为半圆形形状,二者相结合时形成圆筒状结构,第一防护层5一端连接在第一挂钩3上,第一防护层5另一端绕过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下端后连接在第二挂钩4上;所述的第二防护层6一端连接在第二挂钩4上,其另一端绕过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下端后连接在第一挂钩3上。
所述的第一防护层5与第二防护层6之间具有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一挂钩3、第二挂钩4、第一防护层5和第二防护层6,采用半圆筒状的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扣合,形成一个圆筒状结构,将第一防护层5和第二防护层6的一端分别缠绕在第一挂钩3和第二挂钩4,使得第一防护层5和第二防护层6分别绕过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底部进行封闭,封闭完成后进行固定,在第一防护层5和第二防护层6进行缠绕的过程中,内部的第一防护层5紧密的贴紧圆筒状结构,而第二防护层6与第一防护层5之间形成空间,便于给空间内填充材料,在初期的育苗过程中,只需将基质和种子放置在圆筒状结构内,通过第一挂钩3和第二挂钩4将本发明放置在架子上进行育苗,当育苗结束后需要移栽时,只需将本发明放置到所需要移栽的区域,一次解开第二防护层6和第一防护层5,就可以将苗木移栽到所需之地。
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降低了劳动者强度,装置能够反复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一挂钩3、第二挂钩4、第一防护层5、第二防护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手动式植物幼苗栽植用移栽装置,包括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一挂钩3、第二挂钩4、第一防护层5、第二防护层6。
如附图1、2所示,其中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为半圆形形状,二者相结合时形成圆筒状结构,第一防护层5一端连接在第一挂钩3上,第一防护层5另一端绕过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下端后连接在第二挂钩4上;所述的第二防护层6一端连接在第二挂钩4上,其另一端绕过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下端后连接在第一挂钩3上,而且在第一防护层5与第二防护层6之间具有空间。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采用半圆筒状的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扣合,形成一个圆筒状结构,将第一防护层5和第二防护层6的一端分别缠绕在第一挂钩3和第二挂钩4,使得第一防护层5和第二防护层6分别绕过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底部进行封闭,封闭完成后进行固定,在第一防护层5和第二防护层6进行缠绕的过程中,内部的第一防护层5紧密的贴紧圆筒状结构,而第二防护层6与第一防护层5之间形成空间,便于给空间内填充材料,在初期的育苗过程中,只需将基质和种子放置在圆筒状结构内,通过第一挂钩3和第二挂钩4将本发明放置在架子上进行育苗,当育苗结束后需要移栽时,只需将本发明放置到所需要移栽的区域,一次解开第二防护层6和第一防护层5,接着将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分开,就可以将苗木移栽到所需之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燕燕,未经谢燕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9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