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包膜缓释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9535.0 | 申请日: | 2015-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0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雷春生;高力群;盛艳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鼎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包膜 复合肥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包膜缓释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缓释肥料领域。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人们现在对秸秆处理方式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在田里大量焚烧,每年夏收、秋收之后,田野里火光冲天,浓烟笼罩,有时滚滚浓烟几乎使人窒息,由于焚烧秸秆而造成的机场停运、高速公路封闭的情况时有发生,损失难以计数。所以现在一般采用秸秆还田的方法对秸秆进行处理。
但是现有的秸秆还田技术通过机械方法进行翻田和粉碎耕地,将秸秆翻压进土壤之中,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秸秆的营养物质,但是存在着许多弊端,例如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虫害,在秸秆直接粉碎过程中无法杀死,还田后留在土壤里,病虫害直接发生或者越冬来年发生,所以现有通过秸秆制作缓释肥料可以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但普通单一农作物秸秆未能有效地对农田肥料进行有效地保障,所以需要一种可以包含氮磷钾的复合肥料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秸秆还田对农作物来年生产产生巨大影响,秸秆缓释肥料肥性单一,无法保障农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提供了一种通过不同秸秆富集不同营养物质,从而混合加工,形成肥料进行施肥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秸秆焚烧浪费资源,秸秆还田破换土地的问题,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产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捞取生长茂盛的水葫芦,使其在阳光下暴晒脱水,形成水葫芦秸秆,选取稻麦秸秆、大豆秸秆、花生秸秆、向日葵秸秆、水葫芦秸秆进行冲洗晾干后按重量份数计,选取10~20份的稻麦秸秆,25~30份的大豆秸秆,15~20份的花生秸秆,20~30份的向日葵秸秆和20~30份的水葫芦秸秆进行混合切料,用气流粉碎机对其进行粉碎并对其过筛处理,保证粉碎秸秆纤维长度为3~5cm;
(2)按固液比1:20计,将纤维素酶混合液和秸秆纤维进行高速搅拌混合20~30min,纤维素酶混合液水位没过于秸秆,搅拌速度为800r/min后得到秸秆混合粘稠溶液,备用;
(3)取30g明胶加入100mL水进行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加入900mL水对其加热搅拌形成明胶溶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取上述30~40%的明胶溶液,10~30%的0.5mol/L的甘露多糖水溶液和30~60%的1.3mol/L的聚乙烯醇水溶液进行混合,同时对其升温加热搅拌,待温度升至50℃时,保温搅拌5~10min;
(4)取上述混合搅拌完成的溶液100~150mL,再加入20~30mL的甘油和3~5ml的1g/L的聚山梨酸溶液,进行缓慢搅拌混合,混合速度为300r/min;
(5)待上述溶液混合完成后加入3~5g的交联剂使其交联形成缓释包膜材料,所述的交联剂为按质量百分比计为50~60%过氧化二异丙苯和40~50%的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混合交联剂;
(6)将步骤(3)制得的秸秆混合粘稠溶液于缓释包膜材料按质量比1:3进行混合搅拌混合30min,搅拌速度为600r/min,搅拌混合后静置脱泡2~5h;
(7)将上述制成的混合肥料倒入成膜模具中,真空干燥成膜,最终即可制得秸秆包膜缓释复合肥料。
本发明应用方法:将制备得到的缓释复合肥料均匀撒在农作物种植田中,每亩10~20kg,5~14天检测一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将秸秆制成肥料,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利用,绿色环保;
(2)肥料包膜能自动在土壤中分解,分解后不影响肥料的养分控释性能;
(3)缓释肥料能自动在土壤中进行释放,有效期可达15~20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鼎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鼎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9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单层绕组正套绕线嵌线方法
- 下一篇:高速电机轴承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