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荷叶疏水汽车挡风玻璃膜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9574.0 | 申请日: | 2015-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雷春生;高力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亚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K5/00;C08K5/3475;C08K5/13;C08K5/134;C08K5/52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荷叶 疏水 汽车 挡风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荷叶疏水汽车挡风玻璃膜,属于材料薄膜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荷叶的自清洁效应备受关注,科学家们不仅仿造荷叶表面制备了多种功能材料,而且通过研究荷叶表面结构以及化学成分与浸润性的关系,揭示了荷叶表面自清洁效应的本质。通过大量实验发现这种自清洁性质是由表面蜡质和微米级结构共同作用引起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荷叶的微米级乳突上还存在纳米结构,单纯的微米结构只能引起接触角的增大,而微纳复合结构的表面却能同时实现高接触角和低滚动角,即自清洁效应。通过对荷叶表面进行退火处理,进一步验证了微纳复合结构在荷叶自清洁效应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人们不断研究,仿照荷叶表面微纳米复合结构,人工制备疏水表面可用于建筑物的玻璃窗以及玻璃外墙的防污,用于雷达、天线表面能够防止由于雪雨粘连而导致的信号衰减,材料的表面超疏水化可抑制微生物在物体表面的粘附,抑制聚合物表面的凝血现象,用于输水、输油内管壁可降低流体阻力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下雨天汽车挡风玻璃雨滴凝聚阻挡视线、雨刷使用在玻璃表面留下擦拭不均留有痕迹的弊端,提供了通过将纳米石英颗粒通过气流轰击薄膜形成纳米凸起制备仿荷叶薄膜,有效地解决了雨天影响视线的问题,操作简单,绿色环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质量百分比计,选取30~65%的高密度聚乙烯、20~50%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6%光稳定剂UV-A、4~5%的光稳定剂UV-B、7.9~8.5%光稳定剂UV-C和0.1~0.5%的复合抗氧剂,将上述称量好的树脂和抗氧剂依次投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10min;
(2)将混合好的材料进入预结晶器中预结晶,结晶完成后投入干燥塔干燥,干燥温度为80~90℃,干燥20~30min后,将原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原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后经计量泵进行检测抽取将物料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杂质。最后即可通过适配器到达模头形成树脂厚片;
(3)将上述生产出树脂厚片投入纵向拉伸机中,对其纵向拉伸后进入横拉系统进行横向拉伸,形成大小为10m×10m×0.1mm的聚乙烯薄膜,再其未冷却同时,将碾磨形成的纳米级石英颗粒通过气流对聚乙烯薄膜进行气流轰击,调整其气流大小和距离,在距离为3m处时,将气流大小缓慢提升,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监测,待薄膜出现第一个纳米凸起后,停止升高气流轰击大小,稳定气流大小后对其轰击20~30s即可;
(4)带轰击完成后,移开气流装置,使聚乙烯薄膜静置冷却,待其冷却凝固后对其经过牵引系统到收卷统收成大膜卷,将收卷形成的膜卷进行分切,检验,包装,即可得到一种仿荷叶疏水汽车挡风玻璃膜。
所述的混合机转速为800~1000r/min,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为一区:180~185℃,二区:185~190℃,三区:190~195℃;挤出机转速50r/min。
所述的光稳定剂UV-A为2-(5-氯代(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叔丁基)酚;所述的光稳定剂UV-B为2-(2-羟基-5-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所述的光稳定剂UV-C为2,2′-二羟基-4,4′-二甲基二苯甲酮;所述的复合抗氧化剂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按质量比1:3进行配比的复合抗氧剂。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是:将制备的仿荷叶疏水汽车挡风玻璃膜贴覆于汽车挡风玻璃上,从上至下进行贴膜,保证贴膜无气泡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下雨天气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增加了安全性;
(2)降低汽车玻璃刮花、磨损的程度;
(3)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亚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亚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9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