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截面高压电缆锯断前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9885.7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4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渠天清;吕原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面 高压 电缆 锯断前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截面高压电缆锯断前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中需要锯断高压电缆的情况较多:高压电缆进行预防性试验时发生击穿;运行电缆发生击穿故障;高压电缆由于施工或改造等需移位处理等,都需要锯断高压电缆;在锯断高压电缆前需对要锯断的高压电缆进行100%的准确确认,因为一旦锯错电缆则发生高压运行线路跳闸失电,操作人员人身伤害的恶性事故;而高压电缆敷设环境特殊:现场电缆井、电缆沟、电缆桥架等,且因多条同时排列敷设、以及转角拐弯及穿墙等处的电缆无法准确跟线,同时由于高压电缆有着良好的多层绝缘,因此也无法实施常规验电。
目前采用的锯断高压电缆前的确认方法有:在进行钢钎钉入电缆芯试验前的电缆确认方法,一种是电容耦合法等外加电源信号发生器的方法进行检测,另一种是使用高压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的方法。但前者存在着现场电磁等干扰,测试不准,导致误判的危险;而后者由于高压钳形电流表的口径较小,只适用于小口径电缆,对目前已逐步更换为10KV、35KV、110KV的大截面电缆无法实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大截面高压电缆锯断前的确认检测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大口径高压电缆锯断前的测量准确的大截面高压电缆锯断前的检测方法。
由于本发明的构思相同,操作的有些步骤有所不同,分为两种方法。
一种大截面高压电缆锯断前的检测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Ⅰ 用(一般使用面积为1.5mm2或2.5mm2,长为25-30cm)软铜线将开口式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K1、K2进行短接;
将开口式零序电流互感器的K1'、K2'的连接片打开;将零序互感器两侧的内六角螺栓松开拆下,将零序电流互感器套嵌在现场被测不低于10KV的高压电缆上,将K1'、K2'的连接片拧紧,将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内六角螺栓紧固,确保开口零序电流互感器上体与零序电流互感器下体部分对齐并闭合紧密;
Ⅱ 将钳形电流表的表卡卡在已短接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K1、K2的软铜线上,选择钳形电流表的量程:量程的选择要依据所测试的线路可能的最大数值除以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所得的数值进行选择,以适用于现场可能的电流采样范围;
Ⅲ 将现场用钳形电流表测试的电流数值乘以所采用的开口式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得到一次电流值;
Ⅳ 确认被测的电缆线路停电后再进行测量,电流降为零值;
Ⅴ 进行锯断电缆前的钢钎钉入电缆芯环节,当钢钎接触电缆芯导电部分时,未发生接地或短路现象则说明该电缆未带电,锯断。
为了操作可靠,上述的大截面高压电缆锯断前的检测方法,在步骤Ⅲ得到一次电流值同时,同时电话联系与主站集中监控的测量数据或降压站内的电流表的数据进行核算对比,数据应相同:
在步骤Ⅳ时,同时电话核对主站集中监控的测量数据或降压站内的电流表的数据也应同时降为零值。
为了更保险,上述的大截面高压电缆锯断前的检测方法,在步骤Ⅲ测量数据或降压站内的电流表的数据一致是通过重新查找跟线而确定的;
在步骤Ⅳ 测量数据或降压站内的电流表的数据也应同时降为零值是重新查找跟线而确定的。
本发明的大截面高压电缆锯断前的检测方法中,所述的高压电缆是10KV、35KV、110KV中的任一种。
为了操作保险可靠,本发明提出另一种大截面高压电缆锯断前的检测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Ⅰ 用(一般使用面积为1.5mm2或2.5mm2,长为25-30cm)软铜线将开口式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K1、K2进行短接;
将开口式零序电流互感器的K1'、K2'的连接片打开;将零序互感器两侧的内六角螺栓松开拆下,将零序电流互感器套嵌在现场被测不低于10KV的高压电缆上,将K1'、K2'的连接片拧紧,将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内六角螺栓紧固,确保开口零序电流互感器上体与零序电流互感器下体部分对齐并闭合紧密;
Ⅱ 将钳形电流表的表卡卡在已短接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K1、K2的软铜线上,选择钳形电流表的量程:量程的选择要依据所测试的线路可能的最大数值除以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所得的数值进行选择,以适用于现场可能的电流采样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9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