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腐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0094.6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莉;王爽;邱晶;刘晓东;黄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基复合材料一般是以金属或合金为连续相而颗粒,晶须或纤维形式的第二相组成的复合材料。其在力学方面为横向及剪切强度较高,韧性及疲劳等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同时还具有导热、导电、耐磨、热膨胀系数小、阻尼性好、不吸湿、不老化和无污染等优点。但是现有技术的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腐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耐腐蚀性能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耐腐蚀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氧化铁红2~10%、钴粉2~5%、氧化铪10~15%、氧化镧4~9%、钛白粉1~8%、钼粉1~8%、硼化钛10~20%、氧化银10~15%、碳酸钙1~7%、其余为铜粉。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耐腐蚀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氧化铁红8%、钴粉4%、氧化铪12%、氧化镧6%、钛白粉5%、钼粉5%、硼化钛15%、氧化银12%、碳酸钙5%、其余为铜粉。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碳酸钙是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的混合物,其中轻质碳酸钙的质量含量占10%~20%。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钛白粉的粒径为0.1μm~1μm。
上述耐腐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铁红、钴粉、氧化铪、氧化镧、钛白粉、钼粉、硼化钛、氧化银、碳酸钙、铜粉混匀后烘干,烘干温度为165~175℃,烘干时间1~2h;
(2)过GB6003规定的200目筛;
(3)在700~9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4)烧结,烧结温度为600~700℃,烧结压力为3~4MPa,保温时间为30~40min。
(5)降温冷却至15~20℃。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耐腐蚀电流密度为0.10~0.12mA/cm2,断裂强度为986~1000MPa,塑性为8.2~8.3%,这是因为碳酸钙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中非晶相的质量分数,使得复合材料的耐腐蚀能力得到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耐腐蚀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氧化铁红8%、钴粉4%、氧化铪12%、氧化镧6%、钛白粉5%、钼粉5%、硼化钛15%、氧化银12%、碳酸钙5%、其余为铜粉。
碳酸钙包括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的质量含量占15%。
钛白粉的粒径为0.5μm。
上述耐腐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铁红、钴粉、氧化铪、氧化镧、钛白粉、钼粉、硼化钛、氧化银、碳酸钙、铜粉混匀后烘干,烘干温度为170℃,烘干时间1.5h;
(2)过GB6003规定的200目筛;
(3)在8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4)烧结,烧结温度为650℃,烧结压力为3.5MPa,保温时间为35min。
(5)降温冷却至18℃。
实施例2
耐腐蚀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氧化铁红2%、钴粉2%、氧化铪10%、氧化镧4%、钛白粉1%、钼粉1%、硼化钛10%、氧化银10%、碳酸钙1%、其余为铜粉。
碳酸钙包括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的质量含量占10%。
钛白粉的粒径为0.1μm。
上述耐腐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铁红、钴粉、氧化铪、氧化镧、钛白粉、钼粉、硼化钛、氧化银、碳酸钙、铜粉混匀后烘干,烘干温度为165℃,烘干时间1h;
(2)过GB6003规定的200目筛;
(3)在7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4)烧结,烧结温度为600℃,烧结压力为3MPa,保温时间为30min。
(5)降温冷却至15℃。
实施例3
耐腐蚀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氧化铁红10%、钴粉5%、氧化铪15%、氧化镧9%、钛白粉8%、钼粉8%、硼化钛20%、氧化银15%、碳酸钙7%、其余为铜粉。
碳酸钙包括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的质量含量占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0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辊生产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生产的轧辊
- 下一篇:一种连体式连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