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凸轮驱动式打孔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0154.4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8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耿葵花;王潇;马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26F1/24 | 分类号: | B26F1/24;B26D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 驱动 打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孔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凸轮驱动式打孔机构。
背景技术
打孔机,用于特定物料的孔的加工,通常包括直立的机身和设置在机身顶部、横向延伸的机头,打孔机对应机头外端的一侧为打孔端。自动打孔机为现有打孔机的一种,可用于片状物料的自动打孔。但是传统设置孤立的打孔机,一方面单台打孔机完成整片物料的打孔后再进行下一物料,并且人工在打孔机之间转移物料,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力成本高;另一方面,对于宽度超过打孔机打孔区域长度的物料,还需要人工将物料调转方向来满足整个宽度的打孔需要,这也一定程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现有的打孔装置主要存在效率不高、结构复杂、工人劳动强度过大、自动化程度不足等缺陷。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凸轮驱动式打孔机构,从而克服现有打孔机打孔效率较低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凸轮驱动式打孔机构,包括:主板,其上设有驱动端和打孔端;打孔针,其通过滑块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于所述打孔端上;盘形凸轮,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驱动端上;滑移杆,其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设于盘形凸轮的内轮廓线上形成凸轮机构;以及驱动装置,其与所述盘形凸轮连接以驱动其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通过带传动的方式与所述盘形凸轮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打孔端设有滑轨,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轨上并能够沿其上下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移杆通过指销设于盘形凸轮的内轮廓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凸轮驱动式打孔机构,通过凸轮机构带动位于滑轨上的打孔针进行循环打孔,该机构操作空间大,可连续对物料进行打孔,即使物料宽度超过打孔机的打孔区域长度,也无需旋转物料的方向,直接进行打孔即可,动作灵活,使得效率较高,所采用的零部件多为标准件或者形状简单的构件,生产和维护成本较低,易于推广使用。
2.凸轮为本装置的核心构件,可以合理加工凸轮轮廓改变打孔针的行程,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便于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凸轮驱动式打孔机构的第一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凸轮驱动式打孔机构的第二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凸轮驱动式打孔机构的俯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主板,2-滑块,3-滑轨,4-打孔针,5-盘形凸轮,6-滑移杆,7-电机,8-带传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凸轮驱动式打孔机构,包括:主板1、打孔针4、盘形凸轮5、滑移杆6以及驱动装置;主板1上设有驱动端和打孔端;打孔针4通过滑块2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于打孔端上,如在打孔端设置滑轨3,滑块2设于滑轨3上并能够沿其上下滑动,作为优选设计,滑块2与滑轨3有四个接触段,每侧两个接触段,可以有效增强其滑动的平稳性;盘形凸轮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滑块2的上方(即驱动端上);滑移杆6的一端与滑块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于盘形凸轮6的内轮廓线上形成凸轮机构,优选的,滑移杆6通过指销设于盘形凸轮5的内轮廓线上;驱动装置与盘形凸轮5连接以驱动其旋转,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7通过带传动8的方式与盘形凸轮5连接。
装置工作之前为使打孔针4处于上极限位置,电机7通过带传动8带动盘形凸轮5发生同步转位,盘形凸轮5的近休止端作用于滑移杆6,滑块2上移,于是打孔针4便向上运动到极限位置,此为打孔前的准备工作状态。
待工件就位后电机7启动,盘形凸轮5转动,滑移杆6向下移动,紧接着打孔针4下一插入工件中从而完成打孔的工艺动作,随着盘形凸轮5的转动打孔针4上移脱离工件,下一个待打孔的工件进入工位,系统重复上述过程便不断的对不同工件打孔,且该打孔机构不限制打孔的物料大小,可连续进行物料打孔,使得打孔效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0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羽毛球贴标用气缸冲头
- 下一篇:旋料式切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