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花生壳中提取木犀草素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40953.1 申请日: 2015-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5130939B 公开(公告)日: 2017-09-22
发明(设计)人: 卢照凯;陆美珍;谢冬养;赵明东;钟德品;梁小珍;周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三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311/30 分类号: C07D311/30;C07D311/40
代理公司: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代理人: 汤凌志
地址: 546600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花生壳 提取 木犀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的提取方法,具体说是一种从花生壳中提取木犀草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壳即为花生的果壳。花生果实为荚果,形状有蚕茧形,串珠形和曲棍形。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

花生壳在生活中很常见,大多数时候都把它们当垃圾处理,有的直接烧掉,还有的甚至直接扔掉,没能把花生壳利用好,非常浪费。植物身上都是宝,经过科学的处理,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收益。花生壳中含有将近60%的粗纤维,居粗饲料之首。花生壳营养成分中干物质占90.3%,其中粗蛋白质4.8-7.2%,粗脂肪1-1.1%,粗纤维素65.7-79.3%,半纤维素10.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为10.6-21.2%,另外花生壳还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及部分氨基酸。

木犀草素(luteolin)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消炎、抗过敏、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临床主要用于止咳、祛痰、消炎、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SARS,肝炎等。

木犀草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因最初是从木犀草科(Resedaceae)木犀草属草本植物木犀草(ResedaodorataL.)的叶、茎、枝中分离出而得名,可从多种天然药材、蔬菜果实中分离得到。目前发现主要存在于金银花、菊花、荆芥、白毛夏枯草、洋蓟、紫苏属、黄芩属、裸花紫珠等天然药材中,以及芽甘蓝、洋白菜、菜花、甜菜、椰菜、胡萝卜、芹菜、甜椒、辣椒、落花生等蔬菜果实中,其它如橄榄油和红酒等植物产品以及野凤仙花、百里香草、唇形科植物全叶青兰草、筋骨草等也含有木犀草素。酸角果肉中不含木樨草素,而果壳中含有木樨草素,以前还见酸豆叶子中含有木樨草素的报道。

目前,获得木犀草素,包括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外或者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

提取工艺一般包括:

1、药材预处理:富含木犀草素的药材,经过洗涤、干燥后,粉碎成粗粉备用;

2、提取纯化:药材粉末加入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后以石油醚、环己烷等溶剂萃取脱脂,水相过弱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用水洗涤至流出液无色后,以95%乙醇为洗脱剂洗脱,洗脱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并重结晶后得到木犀草素纯品。

人工合成的方法:

1、半合成路线:以橙皮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橙皮苷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得到木犀草素,产品总收率约40-47%。

第一步为脱氢反应:橙皮苷在碘/吡啶、碘/二甲基亚砜/硫酸等体系下脱氢,反应温度50-120℃,反应时间5-16小时,析出物水洗后碱液溶解,再加入甲醇并调节PH至酸性,析出物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地奥明。

第二步为水解脱糖苷反应:地奥明在甲醇/盐酸,乙二醇/硫酸,乙二醇/盐酸,乙醇/盐酸,甲醇/硫酸等水解体系下水解脱糖苷,反应温度50-120℃,反应时间1-5小时,冷却析出反应产物,经有机溶剂重结晶得到香叶木素。

第三步为脱甲基反应:香叶木素在氢溴酸、氢溴酸/乙酸酐、氢碘酸/乙酸酐等脱甲基试剂体系下脱甲基,反应温度70-120℃,反应时间5-12小时,冷却析出的黄色产物抽滤后洗涤至中性,低温干燥得到木犀草素粗品,有机溶剂重结晶后得到浅黄色木犀草素纯品。

2、全合成路线:以间苯三酚为原料合成木犀草素,产品总收率约为34%。

第一步:间苯三酚与3,4-二甲氧基苯甲酰乙酸乙酯在140-160℃,真空(1330Pa)下回流2小时,稍冷后加入二苯醚,140-160℃,真空(1330Pa)下反应4~5小时脱醇脱水,冷却后抽滤,加入95%乙醇得到中间体3',4'-二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

第二步:3',4'-二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加入催化剂无水吡啶,100℃下再加入催化剂三氯化铝,160-180℃反应3-5小时脱去3',4'号位上的两个甲基,反应物放入水中进行水解,冷却得到木犀草素粗品,粗品洗涤、重结晶后得到木犀草素纯品。

3、生物合成:LeonardE等建立了一个由肉硅酸-4-羟化酶、辅酶A连接酶、查耳酮合成酶、苯基丙乙烯酮异构酶等构成的酿酒酵母4步重组黄烷酮的途径。将黄酮合成酶引入黄烷酮重组酵母菌株内,可将多种酚丙醇酸类前体转化为黄酮分子,如白杨素、芹菜素、木犀草素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花生壳中提取木犀草素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适合生产,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三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三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0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