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砷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1462.9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2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龙;梁北柱;张凯城;张宇波;于长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先导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砷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含AS废水来源主要是在生产工序研磨阶段中产生的含砷化镓固体颗粒废水。砷化镓化学式GaAs,分子量144.63,黑灰色固体,熔点1238℃、密度5.37克/立方厘米。砷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大,属国家一类污染物,其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为0.5mg/L。若砷化镓废水直接外排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人体健康危害而且还会带来巨额浪费,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
现有的处理工艺纯属手工操作,处理效果不好,并且加药步骤繁琐,给处理增加了成本。此外,现有技术在处理中会添加硫酸,其对于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并通过皮肤和粘膜的组织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含砷废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含砷废水的处理方法简单、安全、对环境和人体污染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砷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
A)将废水与第一反应料混合反应,压滤,得到滤液;所述第一反应料包含双氧水、三价铁源化合物、氧化钙和硅藻土;
B)将所述滤液与第二反应料混合反应,压滤,得到处理后废水;所述第二反应料包含三价铁源化合物和聚丙烯酰胺。
优选的,所述步骤A)包括:
a1)将废水与双氧水混合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液;
a2)将所述第一反应液与三价铁源化合物混合、调节pH值,得到第二反应液;
a3)将所述第二反应液与氧化钙、硅藻土混合、压滤,得到滤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a1)中废水与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00:0.002~0.004。
优选的,所述步骤a1)的反应时间为4~6h。
优选的,所述步骤a2)废水与三价铁源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00:0.020~0.030。
优选的,所述三价铁源化合物选自聚合硫酸铁和三氯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a2)调节pH值为调节pH值至4.5~5.5。
优选的,所述步骤a3)废水与氧化钙、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00:(0.004~0.006):(0.0005~0.0015)。
优选的,所述步骤B)包括:
将所述滤液与三价铁源化合物混合反应、调节pH值、与聚丙烯酰胺混合、压滤、得到处理后废水。
优选的,所述调节pH值为调节pH值至6~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砷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A)将废水与第一反应料混合反应,压滤,得到滤液;所述第一反应料包含双氧水、三价铁源化合物、氧化钙和硅藻土;B)将所述滤液与第二反应料混合反应,压滤,得到处理后废水;所述第二反应料包含三价铁源化合物和聚丙烯酰胺。本发明通过双氧水氧化,而后三价铁源化合物、氧化钙和硅藻土混凝吸附后絮凝沉降,初步达到除砷的目的;而后通过三价铁源化合物氧化以及聚丙烯酰胺混凝沉淀达到最终除砷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发明的含砷废水的处理方法,最终处理得到的水质砷含量为0.5mg/L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砷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
A)将废水与第一反应料混合反应,压滤,得到滤液;所述第一反应料包含双氧水、三价铁源化合物、氧化钙和硅藻土;
B)将所述滤液与第二反应料混合反应,压滤,得到处理后废水;所述第二反应料包含三价铁源化合物和聚丙烯酰胺。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A)优选包括:
a1)将废水与双氧水混合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液;
a2)将所述第一反应液与三价铁源化合物混合、调节pH值,得到第二反应液;
a3)将所述第二反应液与氧化钙、硅藻土混合、压滤,得到滤液。
本发明对所述废水不进行限定,含砷的质量浓度为60~100mg/L质量浓度的废水均可以通过本方法进行很好的净化处理。
本发明首先将废水与双氧水混合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液。所述废水与双氧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00:0.002~0.004,更优选为100:0.003。所述反应时间优选为4~6h,更优选为4.5~5.5h。
本发明对于所述承载废水以及反应料的容器不进行限定,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反应槽。废水与双氧水混合反应,双氧水将废水中的As3+氧化为As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先导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先导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14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金属废水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水净化加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