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体组装流水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1806.6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郭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74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组装 流水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墙体组装流水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建筑楼房,主要以砖为主要墙体建材,随着城市的不断规划、扩展,农村、乡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越来越好的居住条件已是人们追求小康生活的具体体现,所以楼房的拆旧盖新以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当砖土房被拆掉后,传统的砖土以不能被重复利用而变成了建筑垃圾,这种周而复始的拆拆建建,就不断需要新的大量的墙体砖来补充,而烧制粘土砖需要优质的粘土,所以优质的耕田不断被毁坏,燃料能源不断被消耗,同时,建筑用垃圾的不对堆积也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在市场上出现了组装墙板,这种组装墙板通常是由墙板本体和墙板本体周边的纵向龙骨和横向龙骨通过密封胶压装后,再经过螺钉固定而成,这种组装墙板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排出量,保护了环境,提高了建房效率,同时,在拆建时还能够很方便的被解体、收集,以便重复利用,由于这种组装墙板的使用量很大,在制作时,由于没有生产该组装墙板的设备,因此人工制作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制作成本低、劳动强度低、组装精度高、生产量大的墙体组装流水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墙体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线轨道、布料轨道和控制系统,所述流水线轨道一侧设有布料轨道,所述布料轨道下方设有墙板输送线,所述墙板输送线上设有真空吸盘机械手布料工位和预装工位,所述流水线轨道上依次设有组装工位、正向打钉准备工位、正向打钉工位、翻转工位、反向打钉准备工位和反向打钉工位,
其中:所述流水线轨道上设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一侧线性阵列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有链轮,
所述真空吸盘机械手布料工位上设有布料移动横梁框架、布料移动小车、夹具吸盘体,所述布料移动横梁框架左右两端分别经左右驱动装置与布料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布料移动小车前后两端分别经前后驱动装置与布料横梁框架滑动连接,所述布料移动小车下端与夹具吸盘体固定连接,所述夹具吸盘体、左右驱动装置和前后驱动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以利于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使所述布料移动横梁框架沿着布料轨道前后做直线移动或者所述布料移动小车沿着布料移动横梁框架左右移动将墙板通过夹具吸盘体移动到墙板输送线上布料,本发明所述驱动装置可采用马达驱动丝杠和丝母螺纹连接的方式,其结构不再详述;
所述预装工位上设有预装吊装体和预装骨架压紧装置,所述预装骨架压紧装置包括预装工作台、定位架、骨架压紧板和压紧缸,所述压紧缸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预装工作台中心设有定位架,以利于定位骨架或墙板,侧面设有骨架压紧板和压紧缸,所述骨架压紧板一端与压紧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架相对应,以利于与定位架对应将骨架压到墙板侧面,所述预装吊装体包括预装布料移动横梁框架、预装移动小车和电动吊窗体,所述预装布料移动横梁框架两侧分别经左右驱动装置与布料轨道滑动连接,所述预装移动小车前后两端分别经前后动力装置与预装布料移动横梁框架滑动连接,所述预装移动小车下端固定有电动吊窗体,所述电动吊窗体、左右驱动装置和前后驱动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以利于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以使所述预装布料移动横梁框架通过左右驱动装置沿着布料轨道做前后直线移动,或者所述预装移动小车通过前后驱动装置沿着预装布料移动横梁框架做横向直线移动,带动电动吊窗体将墙板移动到预装工作台上;
所述组装工位上的所述流水线轨道上设有墙板组装夹具,所述流水线轨道上方设有横向移动滑道,下方中心设有工作平台,所述横向移动滑道上设有墙板移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18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