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0kV及以下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2532.2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6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敏;尹德洋;高永海;范庄子;田军;辛事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北方避雷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郑哲 |
地址: | 1162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 kv 以下 间隙 金属 氧化物 避雷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10kV及以下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上,下两个接线栓(1)、芯体与橡胶护套(3);其特征在于,
芯体由上至下依次由上电极(2)、多片层叠的氧化锌电阻片(5)和下电极(6)组成芯组,芯组外缠绕无碱玻璃布带(4),后经过烘制而制成芯体;
芯体上端的上电极(2)与下端的下电极(6)分别连接接线栓(1);
芯体外侧面的橡胶护套(3)使用混炼硅橡胶一次模压成型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组采用无碱玻璃布带浸润环氧树脂后,直接包覆于芯组外侧,然后烘制成芯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锌电阻片(5)具有非线性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白钢端盖(7),设于下电极(6)下方。
5.一种10kV及以下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工艺步骤:
第一步,将上电极(2)、多片层叠的氧化锌电阻片(5)和下电极(6),按次序叠加在一起成为芯组;然后采用浸润环氧过树脂的无碱玻璃布带(4)将配好的芯组包裹住;
第二步,将上述包裹好的芯组用浸润过环氧树脂的无碱玻璃布带(4)进行缠绕,然后,送入烘干箱烘干,使其固化加强强度,以备下道工序使用;
第三步,将烘干好的芯体,均匀的涂上偶联剂,放入烘箱预热,将预热好的芯体,用硫化机将混炼好的硅橡胶一次模压成型于芯体外侧形成橡胶护套(3),形成半成品的复合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第四步,将半成品的复合氧化锌避雷器再转入烘干箱,进行二次硫化;
第五步,安装两个接线栓(1)与白钢端盖(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北方避雷器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北方避雷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25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