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水锅炉用锅筒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2906.0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2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英达锅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锅炉 用锅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热水锅炉用锅筒。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水锅炉设备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来加热锅筒里的水,因此,水的加热效率不仅取决于燃料的热效率,也取决于锅炉中锅筒的结构,人们一般都在探索燃料的本身以及燃烧的方式,通过提高燃料的热效率来提高水的加热效率,但是忽略了热水锅炉用锅筒的结构的改进,但是现有技术的热水锅炉用锅筒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盛水的容器。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燃料燃烧的热效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提高燃料的热效率的同时,不断改进锅筒的结构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采用水蒸汽通过微孔再加热、加热效率高的热水锅炉用锅筒。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水锅炉用锅筒,包括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内部的蒸汽腔、导气单元和微孔板,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一蒸汽腔,所述导气单元一端连接蒸汽腔,所述导气单元另一端连接微孔板,所述导气单元上设置有一导气盘,所述导气盘与微孔板贯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微孔。
进一步地,微孔的直径为0.006~0.015mm,微孔排布的密度值为50-250个/cm2。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板上涂布有一层耐高温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盘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一导气口,所述导气口上设置有若干条主气道,每条主气道上还连接有若干条流道分支,若干条流道分支呈茎状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水蒸汽通过微孔再加热的方式,水蒸汽经过微孔板后形成大量的微气泡,利用微气泡在水中破裂来增大水蒸汽与水的接触面积,加热效果好,有效的提高了加热效率,避免了传统只通过热量加热锅筒而导致加热时间长、加热效率低的现象,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气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蒸汽腔,3、导气单元,4、微孔板,5、导气盘,41、微孔,51、导气口,52、主气道,521、流道分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热水锅炉用锅筒,包括筒体1以及设置于筒体1内部的蒸汽腔2、导气单元3和微孔板4,筒体1的顶端设置有一蒸汽腔2,导气单元3一端连接蒸汽腔2,导气单元3另一端连接微孔板4,导气单元3上设置有一导气盘5,导气盘5与微孔板4贯通连接。
其中,微孔板4上设置有若干个微孔41,微孔41的直径为0.006~0.015mm,微孔41排布的密度值为50-250个/cm2,水蒸汽经过微孔板4以后会形成大量的微气泡,微气泡由于碰撞而破裂会增加水蒸汽和水的接触面积,大大的提高了换热效果,微孔板4上涂布有一层耐高温涂层,能够在高温情况下持续使用,使用寿命长。
另外,导气盘5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一导气口51,导气口51上设置有若干条主气道52,每条主气道52上还连接有若干条流道分支53,若干条流道分支53呈茎状分布,导气单元3将水蒸汽输入到导气盘5上的导气口51,水蒸汽通过主气道52和茎状分布的流道分支53遍布整个导气盘5,从而进入到与导气盘5贯通连接的微孔板4,便于水蒸汽顺畅的进入到微孔板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水蒸汽通过微孔再加热的方式,利用水蒸汽形成的微气泡在水中破裂来增大水蒸汽与水的接触面积,有效的提高了加热效率,避免了传统只通过热量加热锅筒而导致加热时间长、加热效率低的现象,易于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英达锅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太仓英达锅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2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