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式智能呼吸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3122.X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1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雾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智能 呼吸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及电子保健产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穿戴式智能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
麻醉手术有时对肺功能有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和相关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系统居第二位,这些病患在术前/后需要进行呼吸训练。另外,慢性疾病或长期卧床的患者,也需要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
呼吸训练分为吸气训练和呼气训练两种:吸气是一种主动过程,其需要靠主动收缩使胸腔扩大,使肺内压力降低;当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空气便会吸入肺中。而呼气的机制与吸气一样是因为压力差的缘故,但呼气是肺内压力大过大气压。呼气呼吸训练对于体内气体交换的效率有显著的帮助。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传统的呼吸训练器一般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通过呼吸训练器吸气或呼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和呼气的相关肌肉能力,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一般是纯机械式的,如三浮球呼吸训练器,采用浮球产生的重力阻抗,来进行呼吸训练,使用不够方便。市场上也有带电子显示的呼吸训练器,但是主要是显示呼气和吸气的强度值,功能较少。
需要呼吸训练的患者通常是呼吸道慢性疾病病人,而慢性疾病的病情康复状况需要进行长期的控制。但是传统的呼吸训练器趣味性较低,使用者的依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穿戴式智能呼吸训练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穿戴式智能呼吸训练器,该呼吸训练器与智能手持终端连接,包括穿戴式支架以及设置于穿戴式支架内的呼气吸气信号感应组件、PCB控制板、无线通讯模组、控制开关和电源,所述PCB控制板分别连接呼气吸气信号感应组件、无线通讯模组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电源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组与智能手持终端连接;PCB控制板通过呼气吸气信号感应组件感应使用者呼吸气状态,并根据所述呼吸气状态产生相应控制信息,无线通讯模组将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持终端。
所述穿戴式支架为面罩式支架。
所述呼气吸气信号感应组件包括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固定设置,所述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垂直设置,第一金属片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第二金属片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分别通过导线与PCB控制板连接;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形成一电容,使用者吸气或呼气时,第一金属片的自由端绕固定端旋转,PCB控制板根据所述电容的电容值变化情况获得使用者呼吸气状态。
所述呼气吸气信号感应组件还包括旋转轴,所述第一金属片的固定端通过至少一个挂扣连接于旋转轴上,第一金属片绕旋转轴旋转。
所述第一金属片由至少一个金属片串联而成。
所述第一金属片连接有限位件,该限位件限制使用者吸气时第一金属片的位移。
所述呼气吸气信号感应组件为处于磁场中的风扇扇叶,该风扇扇叶内置有线圈;使用者吸气或呼气时,风扇扇叶旋转,带动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PCB控制板根据所述电流状态获得使用者呼吸气状态。
所述无线通讯模组包括蓝牙芯片或NFC芯片。
所述智能手持终端内装设有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执行相应操作的软件。
所述智能手持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检测使用者的呼气吸气状态,并将检测到的状态信号转化为相应的控制信息传输给智能手持终端以执行相应操作,能够有效增加使用者呼吸训练的兴趣,提高使用者呼吸训练效果。
(2)本发明通过呼气吸气状态的检测,能有效提醒使用者进行持续的呼吸康复训练。
(3)本发明呼气吸气信号感应组件结构简单小巧,安装方便。
(4)本发明可通过在智能手持终端中设置相应软件,对使用者的呼吸方法进行反向引导,这是传统呼吸训练器所不具备的。
(5)本发明设置于智能手持终端的软件可根据需要更新,针对不同的病患,选择不同的最适合的呼吸训练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呼气吸气信号感应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呼气吸气信号感应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雾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雾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31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