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透明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4145.2 | 申请日: | 2015-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6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雨;陶秀梅;牟昳;尚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14 | 分类号: | C08L33/14;C08L33/12;C08F220/28;C08F220/14;C08K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孟旭;王为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丰台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透明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透明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敷料包括具有吸湿和长效抑菌性能的聚合物凝胶衬垫和透明的保护膜,所述聚合物凝胶衬垫中含有抗菌药物,所述聚合物凝胶衬垫由选自以下聚合物单体的材料制备而成: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丙烯酸、α-氰代丙烯酸酯、α‑羧甲基丙烯酸、α‑氯代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所述抗菌药物选自葡萄糖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聚六亚甲基胍盐、三氯生,所述的透明保护膜为聚氨酯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透明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通过静脉穿刺采血或给药是临床常用的诊疗手段。但是静脉穿刺破坏人体的天然屏障,病原微生物可进入循环血流中,形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正常人皮肤表面有大量细菌定植,分为暂驻菌与常驻菌。暂驻菌种植在皮肤上皮层,通过普通清洗可以去除;常驻菌居住在皮肤角质层上皮细胞下面,也可以在皮肤表面发现,不容易去除。通常常驻菌很少与感染有关,但可以在无菌体腔、眼睛或非完整皮肤内引起感染。在穿刺皮肤时,皮肤表面的细菌会被推至导管内段及尖端成为定植菌,这是引起CRBSI的一种途径。研究发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影响患者的治疗成效,包括住院时间增多、病死率增加及医疗成本增加。血流感染所引起的病死率大约占所有医源性感染的30%。
有资料显示,美国年均有700万病人需要中心静脉穿刺插管,而其中约60%的患者会出现由自身皮肤导致的血流感染,引起严重并发症,尽管术前会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但是仍有部分细菌残留且再生长。
为预防穿刺部位感染,保护穿刺部位,本发明提供一种敷料,在进行穿刺插管后,将该敷料贴附在穿刺部位,在预防感染的同时保护静脉插管部位,且便于观察插管准确位置和创口愈合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临床现存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吸湿、长效抑菌性能和有效的屏障,防止外部感染,包括液体(防水)、细菌、病毒和真菌,并保护动静脉导管、血管内导管和经皮器械穿刺部位的抗菌透明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菌透明敷料,所述敷料包括具有吸湿和长效抑菌性能的聚合物凝胶衬垫和透明的保护膜,其中所述聚合物凝胶衬垫由以下材料制备而成:丙烯酸衍生物40-80份、引发剂0.02-0.5份、交联剂0-0.5份、抗菌药物0.5-5份、乙二醇和水的1-2:1-2的混合溶液20-60份;其中丙烯酸衍生物选自: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丙烯酸、α-氰代丙烯酸酯、α-羧甲基丙烯酸、α-氯代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过硫酸铵、2959;交联剂选自: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抗菌药物选自葡萄糖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聚六亚甲基胍盐、三氯生。
优选的,聚合物凝胶衬垫由以下材料制备而成: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50-70份、偶氮二异丁腈0.08-0.12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0.08-0.12份、葡萄糖酸氯己定1.5-2.5份、乙二醇和水的1-1.5:1-1.5的混合溶液35-45份。
最优选的,聚合物凝胶衬垫由以下材料制备而成: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60份、偶氮二异丁腈0.1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0.1份、葡萄糖酸氯己定2份、乙二醇和水的1:1的混合溶液38份;
其中的份均为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透明敷料,所述的透明保护膜为聚氨酯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4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