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4796.1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1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解修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解修蕊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晏辉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传输 智能家居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控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了短短二十几年时间,从模拟监控到火热数字监控再到2012年方兴未艾网络视频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在IP技术逐步统一全球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历史。从技术角度出发,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划分为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CCTV),到第二代基于“PC+多媒体卡”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到第三代完全基于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IPVS)。第一代视频监控:传统模拟闭路视监控系统(CCTV):依赖摄像机、缆、录像机和监视器等专用设备。例如,摄像机通过专用同轴缆输出视频信号。缆连接到专用模拟视频设备,如视频画面分割器、矩阵、切换器、卡带式录像机(VCR)及视频监视器等。模拟CCTV存在大量局限性:有限监控能力只支持本地监控,受到模拟视频缆传输长度和缆放大器限制。限可扩展性系统通常受到视频画面分割器、矩阵和切换器输入容量限制。
现有的监控系统的传输线路很容易被破坏而导致监控失效,因此需要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传输线路不易被破坏的监控报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解决现有的监控系统线路容易被破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包括音频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红外探测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声光报警器、电磁继电器、自动门、无线传输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用户终端设备,所述音频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红外探测模块分别将采集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和红外信号输入数字信号处理器,声光报警器、电磁继电器、无线传输模块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电磁继电器与自动门连接,用户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接收模块与无线传输模块通讯;所述音频采集模块包括TVL320AIC32芯片和TVP5158芯片,TVP5158的位时钟记录管脚连接TVL320AIC32的主工作时钟管脚,TVL320AIC32串行数据输出管脚、位时钟管脚和字时钟管脚分别连接TVP5158的级联模式的串行数据输入管脚、级联模式的位时钟输入管脚和级联模式的字时钟输入管脚,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采用C667X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为3G或4G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声光报警器由闪光灯和扬声器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无线传输模块进行远程监控,没有实体线路,从而能防止传输线路被破坏而导致无法监控。本发明能实现远程音视频的实时监控和保存,并能发出声光报警,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包括音频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红外探测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声光报警器、电磁继电器、自动门、无线传输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用户终端设备,所述音频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红外探测模块分别将采集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和红外信号输入数字信号处理器,声光报警器、电磁继电器、无线传输模块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电磁继电器与自动门连接,用户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接收模块与无线传输模块通讯;所述音频采集模块包括TVL320AIC32芯片和TVP5158芯片级联,TVP5158的位时钟记录管脚连接TVL320AIC32的主工作时钟管脚,TVL320AIC32串行数据输出管脚、位时钟管脚和字时钟管脚分别连接TVP5158的级联模式的串行数据输入管脚、级联模式的位时钟输入管脚和级联模式的字时钟输入管脚,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采用C667X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解修蕊,未经解修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4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