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薄膜横向拉伸机的入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4995.2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3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坤;张东光;崔增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尉金洪 |
地址: | 26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纤维素膜 拉伸机 压缩空气喷嘴 夹装置 薄膜横向 上导辊 下导辊 压缩空气管道 气垫 前宽后窄 人工操作 托盘表面 意外伤害 支撑固定 中空密封 夹口处 运行时 减小 上夹 压紧 连通 喷射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薄膜横向拉伸机的入夹装置,包括托盘,托盘为中空密封箱体,其表面设有若干个气孔,托盘的形状为前宽后窄,气孔均匀分布且大小相同,托盘的两侧分别设有压缩空气喷嘴,托盘、压缩空气喷嘴分别与压缩空气管道连通,还包括配合后可将纤维素膜压紧的上导辊、下导辊,入夹装置设置在拉伸机的拉伸机夹口处,托盘采用气垫的方式,纤维素膜不再与托盘表面接触,减小了纤维素膜运行时的摩擦力,入夹效率高,利用上导辊、下导辊之间的压力将纤维素膜固定住,对纤维素膜起到支撑固定和导向的作用,利用压缩空气喷嘴喷射出的气流将纤维素膜边吹至夹口内,避免人工操作上夹时发生意外伤害,提高了入夹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横向拉伸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薄膜横向拉伸机的入夹装置,属于纤维素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横向拉伸机是一种对薄膜进行横向拉伸的装置,主要由导轨和链夹构成,导轨为无端回转形式,两侧各一条导轨,链夹装在导轨上可灵活自由开合,在电机带动下同步运行,同时导轨逐渐变宽,以实现对片材的横向拉伸。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入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拉伸机主要应用于PET等挺度比较高的材料,入夹装置有剪力辊、升降托盘等,但像纤维素膜这种挺度不高湿度又比较大的材料,由于其比较柔软,传统的入夹方式极易导致其变形起皱,造成无法入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薄膜横向拉伸机的入夹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入夹装置的缺陷,采用本发明的入夹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入夹效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薄膜横向拉伸机的入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
一种优化方案,托盘为中空密封箱体,其表面设有若干个气孔。
进一步地,托盘的形状为前宽后窄。
进一步地,气孔均匀分布且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托盘的两侧分别设有压缩空气喷嘴。
进一步地,托盘、压缩空气喷嘴分别与压缩空气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配合后可将纤维素膜压紧的上导辊、下导辊。
进一步地,托盘设置在下导辊一侧。
进一步地,入夹装置与拉伸机配合。
进一步地,入夹装置设置在拉伸机的拉伸机夹口处。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因为有托盘的承载,解决了纤维素膜因自重下垂造成的无法上夹,操作非常方便。
2、采用气垫的方式,纤维素膜不再与托盘表面接触,减小了纤维素膜运行时的摩擦力,入夹效率很高,经验证,达到100%;而传统的托盘必须要与纤维素膜接触,在摩擦力的影响下纤维素膜变形起皱,造成上夹困难。
3、利用上导辊、下导辊之间的压力将纤维素膜固定住,对纤维素膜起到支撑固定和导向的作用,既可以防止纤维素膜因自重下垂,又可以防止气流将纤维素膜吹起,对纤维素膜的平稳运行起到重要作用,保证了设备能够长时间连续运行。
4、利用压缩空气喷嘴喷射出的气流将纤维素膜边吹至夹口内,避免人工操作上夹时发生意外伤害,大大提高了入夹操作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入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导辊、下导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49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