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取向纳米纤维毡为骨架的纳米软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5411.3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8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新;谭卫琳;韩啟明;杨勇;王利丹;连艳平;崔世忠;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48 | 分类号: | A61L27/48;A61L27/56;A61L27/58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张真真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向 纳米 纤维 骨架 软骨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以取向纳米纤维毡为骨架的纳米软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它以取向的纳米纤维毡为骨架并与三维多孔的基质复合而成,孔隙率为40%-90%,纳米纤维毡与三维多孔基质的质量比为1:0.5-1,所述的取向纳米纤维毡为骨架的纳米软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石墨烯超声分散到六氟异丙醇溶液中,然后放入丝素室温搅拌10-48h,得到丝质量浓度为5%-35%的丝素溶液,将透明质酸放入甲酸溶液中室温搅拌10-48h,得到质量浓度为0.1%-2%的透明质酸溶液,将丝素和石墨烯的混合溶液倒入透明质酸溶液中常温搅拌5-24h,得到丝素/石墨烯/透明质酸的纺丝溶液;
(2)将步骤(1)所得的丝素/透明质酸/石墨烯混合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利用旋转的滚筒作为接收装置,得到取向的纳米纤维毡,纺丝电压为14-22 KV,纺丝溶液总流量为0.5-0.9 ml/h,喷头内径0.3-0.7 mm,针头与滚筒的垂直距离为40-60 cm,滚筒卷绕速度50-100 r/min;
(3)将步骤(2)所得到的取向纳米纤维毡,用戊二醛蒸汽进行交联处理24-72h,然后用蒸馏水洗涤3次,在20-50℃混干后得到交联的取向纳米纤维毡;
(4)将丝素、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和羟基磷灰石粒子按照质量比1: 0.01-0.1: 0.5-1:0.1-0.2加入到蒸馏水中,超声搅拌1-10h,得到质量浓度为10%-30%的混合溶液;然后加入交联剂,搅拌均匀后倒入含有步骤(2)制得的取向纳米纤维毡的模具中,将模具置于-20℃--40℃条件下进行交联反应,交联时间10-36h;取出交联后的材料在-54℃下冷冻干燥得到软骨修复材料,用蒸馏水多次洗涤除去残余的交联剂,并在30-60℃下干燥得到取向纳米纤维毡为骨架的纳米软骨修复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取向纳米纤维毡为骨架的纳米软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向的纳米纤维毡利用静电纺丝制备而成,纤维直径为50-30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取向纳米纤维毡为骨架的纳米软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向纳米纤维毡由丝素、透明质酸、石墨烯组成,其质量比为1:0.5-1:0.01-0.1;所述的三维多孔基质由丝素、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和羟基磷灰石粒子组成,其质量比为1: 0.01-0.1: 0.5-1:0.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以取向纳米纤维毡为骨架的纳米软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维多孔基质用交联剂交联,所述的交联剂为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丙三醇缩水甘油醚、聚乙烯醇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
5. 根据权利 要求1或3所述的以取向纳米纤维毡为骨架的纳米软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素为柞蚕丝素和桑蚕丝素,其蛋白分子的特性粘度大于或等于 0.50,所述的透明质酸分子量小于或等于50万,所述的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其C-O之比为2.0-3.0,所述的硫酸软骨素分子量小于等于200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54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量调节型血压稳定系统
- 下一篇:一种脱细胞抗钙化心脏补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