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6333.9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0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叶保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德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1/12 | 分类号: | C25C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周文乾 |
地址: | 528203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电解酸性 电解液 氯化铜 电解 氧化还原电位 酸性氯化铜 离子膜 铜离子 正负极 附着 平整 回收 | ||
本发明一种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电解液为酸性氯化铜水溶液铜离子浓度15g/l~55g/l;氧化还原电位250mv~380mv;负极电流密度3.0A/dm2~6.0A/dm2。本发明通过控制电解液的参数和正负极电流密度,不需用离子膜就可以电解出铜,而且电解出来的铜附着在负极外表面并平整成块状,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的电解冶炼技术,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酸性氯化铜是铜矿石冶炼、废金属中回收铜过程中的常用蚀刻介质,通过电化学反应的方式将铜矿石、废金属等含铜物质中的铜人溶解在蚀刻介质,得到铜离子浓度很高的酸性氯化铜水溶液,也被称为蚀刻液。现有技术中从酸性氯化铜蚀刻液中电解回收铜,都是用离子膜把蚀刻液分隔为两半。一边为正极室,用于放入正极,另一边为负极室,用于放入负极。在正极室的蚀刻液因为正极的氧化作用,使到正极室中蚀刻液的氧化还原电位(简称ORP)愈来愈高,到最后就析出氯气。在负极室的蚀刻液因为负极的还原作用,使到负极室的蚀刻液ORP愈来愈低,最后负极电解出金属铜;但电解出来的金属铜十分粗糙,通常成铜粉状态,也被称为铜泥,沉积在负极下方的电镀池底部,需要进一步的精炼才能予以回收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离子膜分隔电镀池、电解得到的金属铜为粉状、回收价值不高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为,提供一种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电解液为酸性氯化铜水溶液,电解过程的参数如下:
铜离子浓度 15g/l~55g/l
氧化还原电位 250mv~380mv
负极电流密度 3.0A/dm2~6.0A/dm2。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中,电解液中酸度0.5N~3.0N,氯离子浓度为100g/l~280g/l;电解过程中正极电流密度2.0A/dm2~12.0A/dm2。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中,所述氧化还原电位为电解液中二价铜离子Cu2+与一价铜离子Cu+的比例。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中,随着电解过程中铜的析出,负极电流密度相应下降;当铜离子浓度在50g/l~55g/l时,负极电流密度为5A/dm2~6A/dm2;当铜离子浓度在40g/l~49g/l时,负极电流密度为4A/dm2~5A/dm2;当铜离子浓度在20g/l~39g/l时,负极电流密度为3A/dm2~4A/dm2。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中,当铜离子浓度低于20g/l,补充氯化铜水溶液提高铜浓度。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中,电解过程中电解液没有搅拌,负极片外表面包覆了一价铜离子层,一价铜离子层外包覆了二价铜离子层。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中,电解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会上升,对电解液添加还原剂或另加电化还原处理,把二价铜还原为一价铜,使氧化还原电位回到250mv~340mv范围。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中,所述还原剂的其中一种为硫代硫酸钠。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控制电解液的参数和正负极电流密度,不需用离子膜就可以电解出铜,而且电解出来的铜附着在负极外表面并平整成块状,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德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德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63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确定介质电导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负压点火控制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