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r4Mo4V钢轴承强力喷丸和升温注渗复合表面强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7238.0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7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唐光泽;马欣新;王黎钦;吴廷宝;杨树新;蒋瑞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48 | 分类号: | C23C14/48;C21D7/06;C23C14/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r4mo4v 轴承 强力 升温 复合 表面 强化 方法 | ||
1.一种Cr4Mo4V钢轴承强力喷丸和升温注渗复合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Cr4Mo4V钢轴承强力喷丸和升温注渗复合表面强化方法是按以下方法完成的:
一、强力喷丸:采用强力喷丸工艺对Cr4Mo4V钢轴承滚道进行处理,在Cr4Mo4V钢轴承滚道表面形成厚度为500μm~700μm的形变强化层;
所述的强力喷丸工艺使用的仪器为机械离心式喷丸机,机械离心式喷丸机的离心速度为2000r/min~5000r/min,弹丸材质为强化钢丸,弹丸显微硬度为HRC58~HRC63,直径为1mm~2mm,喷嘴到Cr4Mo4V钢轴的距离为300mm~500mm,喷丸流量为50kg/min~200kg/min,喷丸速度为100m/s~200m/s,喷丸时间为1min~5min,喷射角度为θ=40°~65°,表面覆盖率为80%~100%;
二、对喷丸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对步骤一得到的Cr4Mo4V钢轴承滚道表面厚度为500μm~700μm的形变强化层进行磨削加工,将Cr4Mo4V钢轴承滚道表面粗糙度降至Ra<0.08,得到滚道表面经过强力喷丸和磨削加工处理后的Cr4Mo4V钢轴承;
步骤二中所述的磨削加工的磨削线速度为42m/s~45m/s,进给速度为1μm/s~2μm/s,磨削量为20μm~30μm;
三、升温注渗处理:
①、预溅射处理:
将步骤二得到的滚道表面经过强力喷丸和磨削加工处理后的Cr4Mo4V钢轴承放到真空室试样台上,再抽背底真空至1.0×10-4Pa~1.0×10-3Pa,然后通入纯度为99.99%的高纯Ar气,调节Ar气流量,使真空室内气压升至1Pa~10Pa,再在真空室内气压为1Pa~10Pa、射频功率为0.5kW~1kW和电压为500V~1000V下进行预溅射清洗30min~60min;
②、碳、氮离子注渗:
将预溅射处理后的Cr4Mo4V钢轴承绕自身轴线匀速旋转的同时,将质量分数为99.999%的氮气和质量分数为99.999%的甲烷同时通入到真空室中,在甲烷与氮气分压比为1:(5~30)、总气压为0.1Pa~0.5Pa的条件下,采用功率为300W~500W的射频激发等离子体,使碳氮等离子体密度为1.0×109/cm3~1.0×1010/cm3;再在碳氮等离子体密度为1.0×109/cm3~1.0×1010/cm3、注入电压为30kV~50kV和平均注入电流密度为30μA/cm2~100μA/cm2的条件下,通过调整注入脉冲的频率和占空比利用离子注入过程中的自加热效应将预溅射处理后的Cr4Mo4V钢轴承温度升至150℃~250℃,在150℃~250℃下注入处理10h~30h,再在真空环境下冷却至温度小于50℃,打开真空室,得到碳、氮离子注入后的Cr4Mo4V钢轴承,即完成一种Cr4Mo4V钢轴承强力喷丸和升温注渗复合表面强化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r4Mo4V钢轴承强力喷丸和升温注渗复合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强力喷丸工艺对Cr4Mo4V钢轴承滚道进行处理,在Cr4Mo4V钢轴承滚道表面形成厚度为600μm的形变强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r4Mo4V钢轴承强力喷丸和升温注渗复合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强力喷丸工艺使用的仪器为机械离心式喷丸机,机械离心式喷丸机的离心速度为3000r/min,弹丸材质为强化钢丸,弹丸显微硬度为HRC58~HRC63,直径为1.2mm,喷嘴到Cr4Mo4V钢轴的距离为400mm,喷丸流量为100kg/min,喷丸速度为150m/s,喷丸时间为3min,喷射角度为θ=50°,表面覆盖率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r4Mo4V钢轴承强力喷丸和升温注渗复合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磨削加工的磨削线速度为45m/s,进给速度为2μm/s,磨削量为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72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发电机故障检测与警示电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