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虾与缢蛏封闭循环养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7730.8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3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斯烈钢;王建平;陈杰;申屠基康;沈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01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虾 封闭 循环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对虾与缢蛏封闭循环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对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味道鲜美,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因此在我国的沿海地带基本都有对虾养殖,但是对虾养殖时的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一旦水质恶化会造成大量虾苗死亡。另外目前海水对虾的养殖方式大多采用开放式,在养殖过程中的产生的污水被直接外排,大量无机和有机营养元素如氨氮、磷酸盐、溶解性有机碳和有机颗粒在水体交换中直接进入环境,从而造成整个养殖水域大环境的恶化。中国专利局于2014年2月12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310504048.1”的藻相水系虾贝连体循环水养殖系统,它包括:位于中心的贝类养殖池、环绕贝类养殖池的环形结构的对虾养殖池和外部的水处理装置,贝类养殖池的水位高于对虾养殖池的水位,贝类养殖池设有通向对虾养殖池内的溢流式出水口,对虾养殖池内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管路与水处理装置相连,水处理装置通过管路与设于贝类养殖池的贝类池布水管相连。将系统将虾贝用循环水养殖,让虾池产生的有机和无机营养元素让贝类吸收,从而净化水质,其缺点在于虾池位于贝池中间,喂食捕捞都较为麻烦,另外虾池是一整个的,一旦出现病害难以及时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能有效净化虾池水质的封闭循环养殖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对虾与缢蛏封闭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贮水池、一个蛏池和多个纵向排列的虾池,每个虾池均具有独立的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均与进水管道相通,排水口均与排水管道相通,所述的贮水池通过补水水泵对进水管道供水;所述蛏池具有进水端和排水端,其进水端与排水管道相连,在蛏池的排水端安装有循环水泵,该循环水泵将蛏池内的水抽送到进水管道,通过进水管道进入每个虾池,然后通过排水管道排入蛏池,实现水循环;
所述蛏池的进水端与排水端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流帐,在导流帐的一端留有开口,相邻的导流帐的开口设于相反的一端,使在水循环时水流沿一正弦曲线流过蛏池。
所述导流帐的开口宽度为3米-4米。
所述的相邻导流帐之间的间距为15米-25米。
所述导流帐的材料为聚乙烯编织布,以竹竿为支架。
所述的蛏池内设置有多个蛏埕,该蛏埕与导流帐平行。
所述的蛏埕宽为3米-5米,横断面呈弧形,相邻的蛏埕间留有浅沟。
所述的贮水池设有通海闸门。
所述的虾池内设增氧机。
所述循环水泵的额定日流量为虾池总水量的40%以上。
本发明通过循环水泵将虾池与蛏池内的水循环起来,利用蛏池内的缢蛏对水质进行净化,而缢蛏又善于吸收虾池排出水中的无机和有机营养元素如氨氮、磷酸盐、溶解性有机碳和有机颗粒等物质。通过导流帐的设置使虾池排出水能经过每个蛏埕,从而提高蛏池的净化效果。本发明的虾池采用多个纵向排列,一旦其中一个虾池发生病害也容易控制,从而大大降低对虾死亡率,具有结构简单、投资低、见效快、投入产出比高、低污染、高物质利用率、高生态效率、高效益、高成功率和易推广等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未经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7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