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9032.1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1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张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户 识别 方法 装置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依赖越来越高。
在实际中,某些情况下(例如,移动终端遗失、损坏、忘记携带等),不同的用户希望可以共用一个移动终端。例如,在一些情况下,不同的用户希望共用一个移动终端进行业务联系。在另一些情况下,多个用户希望共用一个移动终端,以使用移动终端的某些特定应用(例如,游戏、聊天软件)等。
而移动终端设备多数具有私人属性,不同的用户设置移动终端功能(例如,桌面主题、铃声等),以及使用习惯等,具有很大的差异。当同一移动终端被不同的用户使用时,现有的移动终端并不能识别并区分不同用户,从而不能针对不同的用户,为其提供个性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多用户识别方法,包括:
建立不同用户的声纹特征与使用模式的对应关系,以形成规则库;
接收用户输入的唤醒指令,并提取声纹特征;
将提取的声纹特征与规则库中的声纹特征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加载相应的使用模式。
其中,所述建立不同用户的声纹特征与使用模式的对应关系,以形成规则库包括:
设置唤醒指令;
采集不同用户的唤醒指令,并进行训练,提取声纹特征;
设置不同用户的使用模式,将不同用户的使用模式分别与不同用户的声纹特征相对应,形成规则库。
其中,所述训练包括:
采集用户发出的唤醒指令;
将采集的模拟信号经模数转换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对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波长、频率、强度、节奏的提取;
将提取的特征作为用户的声纹特征。
其中,所述将提取的声纹特征与规则库中的声纹特征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加载相应的使用模式包括:
将提取的声纹特征与规则库中的声纹特征进行匹配,并加载匹配成功的用户的使用模式。
其中,所述使用模式包括:通讯录;
所述通信录包括本地联系人信息和云端联系人信息。
其中,所述使用模式包括:桌面显示的应用;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设置的使用模式,为不同的用户建立存储所述桌面显示的应用的信息的数据库;
所述数据库包括:用户标识和应用信息;
所述应用信息包括:标题、系统组件调用信息、位置信息和图标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用户识别装置,包括:
规则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不同用户的声纹特征与使用模式的对应关系,以形成规则库;
提取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唤醒指令,并提取声纹特征;
加载模块,用于将提取的声纹特征与规则库中的声纹特征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加载相应的使用模式。
其中,所述规则建立模块用于设置唤醒指令,采集不同用户的唤醒指令,并进行训练,提取声纹特征;以及
用于设置不同用户的使用模式,将不同用户的使用模式分别与不同用户的声纹特征相对应,形成规则库。
其中,所述加载模块用于将提取的声纹特征与规则库中的声纹特征进行匹配,并加载匹配成功的用户的使用模式。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所述的多用户识别装置。
实施本发明的多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声纹识别用户特征,实现多用户识别,进而通过用户预置的规则进行加载使用模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的设置习惯,并可实现对信息的筛选、过滤以及保密。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声纹识别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加载云端联系信息时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进行多用户识别时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被不同用户唤醒时的使用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9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