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凹凸型花纹辊对挤压缩成型颗粒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9063.7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6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成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成跃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凸 花纹 压缩 成型 颗粒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凹凸型花纹辊对挤压缩成型颗粒机构,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颗粒成型主要指各种生物质颗粒成型,如颗粒饲料,生物质颗粒燃料等。
现阶段我国生物质成型颗粒主要以平模和环模两种方式为主,近两年出现有机械冲压成型方式和弧形齿棍对挤方式。现将几种挤压成型方式分述如下:
A、平模和环模其实是一个道理,只是模板形式不一样,出料方向不一样而已。如图1和图2所示:
平模挤压是靠旋转的水平模板带动压辊实现模板与压辊做相反方向旋转,通过模板与压辊的相向旋转所产生的摩擦挤压,将生物质原料强行通过模孔挤出而成型为所需颗粒。
环模挤压的原理跟平模几乎一样,都是靠模板与挤压棍间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摩擦挤压力将生物质原料强行通过模孔挤出而成为所需颗粒。
B、关于机械冲压成型,实际是借助液压机械所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将原料从模孔中挤出。
C、关于弧形齿挤压成型,实际上就是利用两个相互咬合的空心齿轮间相对运转时形成的挤压力,使原料通过齿沟底部的小孔而实现颗粒成型。
现有技术存在的待解决问题、缺陷或不足:
1、关于A类成型方式的缺陷和不足:这类成型方式只适应细颗粒和粉末状的生物质原料,如锯末类,不能适应秸秆类生物质原料。因为秸秆类生物质原料经粉碎后,其物理性状并不是完全的粉末或细颗粒,而主要是细长的条形纤维,且这种细长的条形纤维会相互交织成絮状或网状,这种絮状或网状的原料在相对挤压中,不像分装物质那样很容易通过模孔挤出,而是被挤压成像棉絮一样的絮块,即纤维结块,这种结块铺垫在模板上遮盖了模孔而造成堵塞,所以,这种成型方式存在原料适应性差的缺陷,只能有限的成型个别生物质原料,如锯末,粉碎后的米糠等。这就是大量农作物秸秆至今不能全部压缩成生物质颗粒的技术原因。
2、关于B类成型方式的缺陷和不足:这类成型方式似乎改善了原料的适应性,但由于落料与挤压是间断进行的,不能连续的和均匀的出料,且成型密度偏低,同时难以成型小颗粒,另外,由于附设液压助力装置,使成型设备体积庞大,机构复杂,动力配置高,设备投入大(动辄几十万元一台/套)的缺陷,不便于在广大农村推广,特别在山区很难适用。
3、关于C类成型方式基本弥补了前面两类成型方式的不足,改善了原料的适应性,基本杜绝了模孔堵塞现象,其模辊类似齿轮,其传动方式是主动齿辊借助原料填充后在两辊之间产生的摩擦带动从动齿辊做相向旋转,并借助凸起的模齿交叉对挤使原料通过齿槽底部的模孔挤出而实现颗粒成型。这种挤压方式,实际上就是利用两个互相啮合的齿轮对挤产生的挤压力,使原料在齿槽受径向挤压并通过槽底的圆孔挤出而得以成型。
但是这种设计存在如下严重缺陷和不足:
一是由于模辊像齿轮而实际上又不是齿轮的配合方式,其间有较大的间歇(没有间隙就不能盛纳原料),这就导致设备启动空转时段(必须先启动设备再投入原料,否则机器无法启动或因超负荷启动而存在成对减速机和电动机的损害)。两个辊齿间的传动会因为硬性碰撞使模辊受到严重损伤甚至其反作用力会殃及减速机的安全。
二是这种设计思路必然选择较大的模数,才可能在模齿间设计出相应的成型孔,而常识告诉我们,模数越大,模齿也越大,模齿越大,其多边形效应相对于原料会产生复合型摩擦阻力,从而会抵消部分扭力和功率,这就增大了电机负荷,为了补充这部分功耗,就只有增大电机功率。
三是这种设计思路限制了成型颗粒的大小,即无法将颗粒做的更大。这一缺陷是这种设计的市场推广价值受到严重制约。
四是这种设计在运行中一旦遇到停电或意外块状原料时,就会被卡死,而模辊一旦被卡死,就只能通过撤解机器后进行手工疏通。
五是这种设计必然导致相邻模孔间缺乏必要的加工间距,使模孔开口紧紧相连,其后果表现为热处理过程中,极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而开裂,也由于孔间壁太薄而严重影响模孔的机械轻度,在强力挤压摩擦的作用下极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凹凸型花纹辊对挤压缩成型颗粒机构,主要解决现有成型颗粒机构安全性低、功耗大、容易卡死、极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成跃,未经罗成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9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尼龙6生产中的进料装置
- 下一篇:搅拌装置的搅拌轴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