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冷剂回收及充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9131.X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6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水;代强;周建龙;李培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5/00 | 分类号: | F25B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鲍相如 |
地址: | 52362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剂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注和排出制冷剂的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剂回收及充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冷(或制热)系统中,制冷剂作为热量传递的载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制冷系统的制造、测试验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制冷剂的排放、充注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制冷剂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世界各国都对HCF、HCFC类制冷剂向大气的排放作出了限制。制冷剂的回收开始日益普及应用。而集制冷剂回收以及充注等功能为一体的装置日趋成为了制冷设备维修维护中一种必需设备。
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201628430U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自动回收及充注装置,虽然其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回收以及充注,但是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第一,上述专利中,将制冷剂中的冷冻油分离后提供给压缩机使用。由于压缩机对润滑油的要求非常严格,制冷剂中冷冻油可能无法满足压缩机对润滑油的需求。若对于不同的冷冻油均直接提供给压缩机使用,会造成对压缩机本身的损害;若仅针对冷冻油与压缩机润滑油的制冷剂,将会限制了上述专利的适用性。
第二,上述专利中,制冷剂的充注过程实际仅是通过管路直接充注至储液罐内,由于制冷设备对制冷剂充注的压力要求非常严格,因此上述专利无法直接充注至对制冷剂压力有要求的场合,具有很大局限性。
第三,制冷剂回收过程开始时对制冷剂的汽化需要通过罐体下部加热带6(上述专利中)的加热实现,因此对装置电力有一定要求。采用市电供电时,会限制装置的移动性;采用蓄电池供电的方式,由于电池容量有限,因此限制装置的续航。总而言之,该装置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四,上述专利中,制冷剂或冷冻油从入口进入后可进入不同的管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为此在不同功能管路的起始端均设置手动截止阀,通过手动调节不同手动截止阀开启或关闭,限制制冷剂或冷冻油流向,从而实现不同功能。如此设计导致操作非常复杂,进而导致易出错。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应用具有局限性以及操作繁琐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制冷剂回收及充注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剂回收及充注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输入管件、蒸发器、第一油气分离器、压缩机、第二油气分离器、冷凝器和输出管件;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第二排油管路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之间的管路连通。
可选的,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为同一蛇管式换热器的两部分。
可选的,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输出管件之间设置有储液罐。
可选的,所述储液罐和所述输出管件之间设置有单向阀和第二截止阀。
可选的,所述储液罐和所述冷凝器之间设置有用于过滤制冷剂的筛网过滤器。
可选的,所述输入管件和所述蒸发器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和常闭型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常闭型电磁阀和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干燥制冷剂的干燥过滤器和用于观察该干燥过滤器干燥状态的试液镜。
可选的,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设置有调节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压力的压力调节阀,且所述压力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的出口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和所述压力调节阀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回收及充注装置,其在压缩机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油气分离器和第二油气分离器,而第二油气分离器的排油管路与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之间的管路相连通。如此设计,第一油气分离器首先会分离掉制冷剂中的冷冻油,有效防止冷冻油进入压缩机对压缩机造成损害。而第二油气分离器将自压缩机流出的制冷剂中的压缩机润滑油分离出,防止了对制冷剂的污染。并且第二油气分离器的排油管路将压缩机润滑油再次引入压缩机的入口端,使得润滑油得以循环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回收及充注装置,其充注过程和回收过程时同一油路,因此无需进行切换转换,操作简单。而且充注过程中可通过压缩机的改变充注进制冷设备制冷剂的压力,可适用不同的制冷设备,有效提高了该制冷剂回收及充注装置的适用性。
3.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回收及充注装置,其采用蒸发器实现对制冷剂的汽化,充分利用了空气能,降低该装置的工作功率,节约资源。对于采用蓄电池的供电方式,可有效提高其续航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91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