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水集中提钒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9365.4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楚荣;张国栋;周红霞;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6 | 分类号: | C21C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王普玉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水 集中 系统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水集中提钒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钒钛资源属国家稀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我国钒钛磁铁矿和超贫钒钛磁铁矿总储量位居世界第一。钒钛磁铁矿是钒的主要矿物资源,钒、铁、钛等共生,矿石含钒较低。含钒铁水是提钒的主要原料,矿石经高炉冶炼成铁水后,钒富集到铁水中,再经提钒转炉冶炼氧化成钒渣作为提钒的原料,同时铁水冶炼成半钢钢水,供后序炼钢转炉冶炼成合格钢水。
现有冶炼工艺,提钒转炉炉衬寿命一般为3~4个月,转炉换衬修炉和设备检修时,需停产15~20天,而且铁水提钒和转炉炼钢在均在同一个车间,这样提钒转炉在炉役检修时,炼钢转炉被迫改变冶炼模式。在此期间,为保证高炉炼铁─炼钢─连铸的正常生产,炼钢车间炼钢转炉必须采取常规冶炼模式,直接采用含钒铁水炼钢,不再采用经提钒后的半钢钢水炼钢,这样,铁水中的钒无法富集到渣中,不能回收提钒,造成钒钛资源浪费,难以充分发挥钒钛资源优势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水集中提钒系统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提钒转炉停产检修时,不能提钒,造成钒钛资源浪费所存在的问题。将铁水提钒和转炉炼钢功能解析到不同车间,实现铁水提钒车间和转炉炼钢车间专业化功能生产,100%全量铁水提钒,同时提高炼钢车间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一种铁水集中提钒系统,包括提钒车间1、第一炼钢车间2、第二炼钢车间3、第一轨道运输线4、第二轨道运输线5、提钒转炉6、第一半钢钢水罐7、第二半钢钢水罐8、第一起重机9、第二起重机10、第三起重机11、第四起重机12、第一钢水罐车13、第二钢水罐车14、第一炼钢转炉15和第二炼钢转炉16;提钒车间1有提钒转炉6、第一半钢钢水罐7、第二半钢钢水罐8、第一起重机9、第二起重机10、第一钢水罐车13和第二钢水罐车14;第一炼钢车间2有第一炼钢转炉14和第三起重机11,第二炼钢车间3有第二炼钢转炉15和第四起重机12,提钒车间1与第一炼钢车间2间有第一轨道运输线4,提钒车间1与第二炼钢车间3间有第二轨道运输线5。
提钒车间1为独立设置,提钒车间1的提钒转炉6数量为3-4座。
第一炼钢车间2的第一炼钢转炉15数量为2-3座。
第二炼钢车间3的第二炼钢转炉16数量为2-3座。
一种铁水集中提钒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提钒车间1中的提钒转炉6生产的半钢钢水倒入第一半钢钢水罐7、第二半钢钢水罐8中,用提钒车间1中的第一起重机9将第一半钢钢水罐7吊运到连接提钒车间1和第一炼钢车间2的第一钢水罐车13上,用提钒车间1中的第二起重机10将第二半钢钢水罐8吊运到连接提钒车间1和第二炼钢车间3的第二钢水罐车14上;
2)重载的第一钢水罐车13、第二钢水罐车14分别通过第一轨道运输线4、第二轨道运输线5将半钢钢水运送到第一炼钢车间2和第二炼钢车间3;
3)第一炼钢车间2的第三起重机11吊起第一半钢钢水罐7将半钢钢水倒入第一炼钢转炉15,第二炼钢车间3的第四起重机12吊起第二半钢钢水罐8将半钢钢水倒入第二炼钢转炉16,之后将倒空的第一半钢钢水罐7、第二半钢钢水罐8放回第一钢水罐车13、第二钢水罐车14上;
4)轻载的第一钢水罐车13、第二钢水罐车14返回提钒车间1,将第一半钢钢水罐7、第二半钢钢水罐8运回提钒车间1等待吊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集中提钒系统,可解决现有技术不能100%全量铁水提钒回收,造成钒钛资源浪费,难以充分发挥钒钛资源优势和经济价值的问题。同时,通过铁水提钒和转炉炼钢的功能解析重置,将铁水提钒车间和转炉炼钢车间独立分开布置,实现提钒车间和炼钢车间铁水物质流的准连续、高效、协调、稳定运行,提高炼钢车间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这些均有利于提升钒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资源价值,对于加强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促进钒钛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设施组成示意图。其中,提钒车间1、第一炼钢车间2、第二炼钢车间3、第一轨道运输线4、第二轨道运输线5、提钒转炉6、第一半钢钢水罐7、第二半钢钢水罐8、第一起重机9、第二起重机10、第三起重机11、第四起重机12、第一钢水罐车13、第二钢水罐车14、第一炼钢转炉15和第二炼钢转炉1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9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式固定的导线瓷瓶
- 下一篇:高炉液压炮油管隔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