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停车辅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9625.8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7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李小牛;端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车 辅助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停车辅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人均保有量也大幅度地提高了,特别是城市中,人均保有汽车的数量更是特别大。随之而来的是停车的困难,地面停车位不仅数量少,而且阻碍交通的运行,于是地下停车库大量的出现了。但是,由于是地下停车库,所以车库内的竖直支撑较多,这样就会导致车辆于竖直支撑之间经常发生擦碰事故。由于地下车库内车辆较为集中,且地下车库内较为黑暗,在车辆出入停车位的时候比较容易发生车辆之间的碰撞。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停车辅助系统,通过对车辆姿态的提示,解决了地下停车库内车辆与车辆或竖直支撑之间的碰撞,具有提高车辆停放的效率和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停车辅助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停车位入口前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长方形的车轮感应板,同一个停车位前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感应板之间内侧的距离小于车辆的轮距,同一个停车位前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感应板之间外侧的距离大于车辆的轮距,并且停车位前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感应板的外侧与竖直支撑的竖直投影的内侧线重合。
所述车轮感应板的长度等于停车位的长度。所述停车位上方还设有语音播报系统。所述车轮感应板由多个车轮感应块串联而成,每个车轮感应块内设有感应车轮感应块受到得到压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所述车轮感应块内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同一个车轮感应块内两个压力传感器互为备份,当两个压力传感器中任意一个坏了以后,但是车轮感应块会进行报警。所述竖直支撑的正面上设有光学发射装置,车轮感应板外侧边条上设有接收光学发射装置发射出来的光学信号的光学接收装置。
一种停车辅助系统使用方法,当车辆的四个轮子都落到两条车轮感应板上时,且未遮挡光学发射装置发射出来的光学信号,设置在停车位上方的语音播报系统才允许车辆进入停车位,若车辆的四个轮子未全部落到两条车轮感应板上或当光学接收装置未能完全接收光学发射装置发射出来的光学信号时,语音播报系统对车主发出警报,阻止车辆进入停车位。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发明系统及方法后,车辆进出地下车库停车位时,不会发生擦碰停车位的竖直支撑以及其他车辆的问题,提高车辆停放的效率和安全性。有效地协助驾驶人员对车辆的停放。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停车辅助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停车辅助系统的正视图。
图中1、停车位,2、竖直支撑,3、光学发射装置,4、光学接收装置,5、车轮感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停车辅助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停车位1入口前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长方形的车轮感应板5。同一个停车位1前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感应板5之间内侧的距离小于车辆的轮距,同一个停车位1前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感应板5之间外侧的距离大于车辆的轮距,并且停车位1前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感应板5的外侧与竖直支撑2的竖直投影的内侧线重合。车轮感应板5的长度等于停车位1的长度。当车辆的四个轮子都落到两条车轮感应板5上时,设置在停车位1上方的语音播报系统才允许车辆进入停车位1,否则语音播报系统对车主发出警报,阻止车辆进入停车位1。
为了识别车轮是否落到车轮感应板5上,所述车轮感应板5由多个车轮感应块串联而成,每个车轮感应块内设有感应车轮感应块受到得到压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
为了提高每个车轮感应块感应压力的稳定性,每个车轮感应块内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同一个车轮感应块内两个压力传感器互为备份,当两个压力传感器中任意一个坏了以后,另一个压力传感器还可以继续工作,但是车轮感应块会进行报警,提醒尽快跟换或修复坏的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9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