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氯离子腐蚀的不锈钢钢筋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9858.8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3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刚;程学群;董超芳;杜翠薇;张达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28 | 分类号: | C22C38/28;C23C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离子 腐蚀 不锈钢 钢筋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蚀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耐氯离子腐蚀的不锈钢钢筋的制备方法。
发明背景
通常情况下普通钢筋在混凝土中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这是因为钢筋在高碱性环境中会形成致密的钝化膜,这层致密的钝化膜会阻止腐蚀的发生和发展。但一旦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浓度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则这层钝化膜稳定性会急剧下降甚至被击穿,最终将导致钢筋发生明显腐蚀,腐蚀产物的膨胀作用则加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失效。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在海洋环境服役的钢筋混凝土设施处于高浓度的氯离子环境,因此导致的钢筋锈蚀诱发的结构耐久性急剧下降问题日益严峻。在一些大量使用氯盐融雪剂的寒冷地区也面临同样的难题。
目前,国内外对提高钢筋耐氯离子侵蚀的防护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
(1)表面涂镀层钢筋。
表面涂镀层钢筋是通过物理手段隔断腐蚀介质和钢筋基体的通道,从而达到提高耐蚀性的目的,主要类型有环氧涂层钢筋和热浸镀锌钢筋。虽然表面涂镀层钢筋已有一些应用案例,但由于自身工艺所限,仍然存在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如:无法彻底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涂镀层的破损现象、环氧涂层钢筋会降低混凝土和钢筋的握裹力、热浸镀锌钢筋则由于锌的腐蚀产物体积膨胀会破坏混凝土等。
(2)基体耐蚀钢筋
基体耐蚀钢筋是指通过在普通钢筋中添加耐蚀合金元素,从而提高钢筋基体的耐蚀性,基体耐蚀钢筋不会出现表面涂镀层钢筋固有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低合金耐蚀钢筋和不锈钢耐蚀钢筋。
低合金耐蚀钢筋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科研人员试图在普通钢筋中添加少量Ni、Cr等耐蚀合金元素从而提高钢筋的整体耐蚀性。虽然与表面涂镀层钢筋相比较,合金化耐蚀钢筋具有一定优势,然而至今鲜有成功应用报道。这是因为添加少量耐蚀合金元素对提高钢筋耐蚀能力是有限的,仍然很难满足钢筋混凝土在高氯环境的长期安全服役要求。不锈钢耐蚀钢筋,特别是双相不锈钢钢筋,具有优异的耐高氯环境腐蚀性能,在世界上大部分海洋环境安全服役的预测寿命超过百年,然而其高昂的制造成本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
因此,发明一种耐氯离子腐蚀性能达到甚至超过现有不锈钢钢筋,而制造成本相对低廉的钢筋产品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发明通过对一种预制钢筋原胚实施热扩散技术,从而在钢筋表面形成一层化学成分满足不锈钢要求且耐蚀性能优异的不锈钢表面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氯离子腐蚀的不锈钢钢筋的制备方法,经该方法制备的不锈钢钢筋具有很高的抗划伤能力和优异的耐氯离子腐蚀性。
一种耐氯离子腐蚀的不锈钢钢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a)选择钢筋原胚,对待处理的钢筋原胚表面进行除油、除锈、水洗和干燥处理,对于表面只有轻微锈蚀的钢筋原胚也可直接进行喷砂或喷丸处理。钢筋原胚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
C:0.01-0.08wt%、Mn:0.10-0.50wt%、P:≤0.04wt%、S:≤0.03wt%、Si:0.2-0.6wt%、Cr:2.0-8.0wt%、Mo:1.50-2.50wt%、Cu:0.08-0.35wt%,Ti:0.10-0.40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b)热扩散:将钢筋原胚置于含铬的环境中,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使得环境中的铬能扩散到钢筋原胚表面形成含铬的扩散层,扩散层中Cr重量含量超过12%的区域即满足不锈钢的基本成分要求,该区域为本发明所述的有效扩散层。该扩散层中铬含量超过12%的有效扩散层厚度超过10μm。
(c)对经热扩散处理后的钢筋进行冷却处理;
热扩散处理完成后,等热扩散处理容器随热扩散处理炉冷却到100℃以下,将热扩散处理容器从所述热扩散处理炉中取出,继续空冷至室温,将钢筋从热扩散粉剂中分离出来。
其中步骤(b)所述的热扩散是将经过表面处理的钢筋原胚和热扩散粉剂装入热扩散容器,其中钢筋原胚和热扩散剂的体积总和不能超过热扩散容器容积的95%,前述热扩散粉剂由重量比45%的氧化铝粉末(100-200目)、50%的铬铁合金粉末(含铬约70%,100-200目)和5%氯化铵配制而成。将装有钢筋原胚和热扩散处理剂的热扩散容器放置在加热炉中升温,升温速度控制在每分钟4-6℃,当温度达到800-950℃时,保持温度恒定2.0-4.0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其中升温和保温过程中可以采用5-20转/分钟的转速旋转热扩散容器,以便热处理容器内的钢筋受热均匀,同时增加热扩散粉剂和钢筋的碰撞几率。
本发明钢筋原胚成分分析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98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