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EGF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9875.1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1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耀兰;杨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2 | 分类号: | C07K16/22;C12N15/13;G01N33/68;G01N33/577;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大兴区亦庄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egf 单克隆抗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EGF单克隆抗体,所述抗体包括轻链和重链,其中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见SEQ ID NO.1,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见SEQ ID NO.2,本发明通过酶联免疫实验证实了所述抗体能够与VEGF特异性的结合。本发明所述的抗体能够有效检测VEGF,对其检测的灵敏度达0.6ng/ml。本发明所述的抗体能够用于制备检测VEGF的试剂盒和治疗相关疾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VEGF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抗体的制备方法与其在制备检测VEGF试剂盒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单克隆抗体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hybridoma)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应用于医疗中时,在识别抗原中的显示微小变化有助于减小副作用。单克隆抗体具有三种独特的作用机制,分别为靶向效应、阻断效应和信号传导效应。
单克隆抗体药物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嵌合性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和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在第一个阶段中,鼠源单克隆抗体是用小鼠制备的普通单克隆抗体药物,一方面抗体不能有效的激活人体中补体和FC受体相关的效应系统,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产生人抗鼠抗体(HAMA),在人体循环系统中很快被清除掉,另一方面它毒副作用明显,常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大大制约了其在临床实验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发展;第二代人鼠嵌合性单抗药物对小鼠抗体表面氨基酸残基进行人源化改造,使其人源化程度达到70%左右,仍有很大的毒副作用;而后出现的第三代人源化单抗的人源化程度达到95%左右,更加接近于人体自身的抗体,大大降低了毒副作用。全人源抗体是从人体免疫B细胞中直接分离,作为治疗性抗体基本没有排异反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单克隆抗体除了用于制备治疗药物,由于其与物质结合时特异的,所以单克隆抗体还可用于制备检测试剂。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正常和异常血管新生的重要调节因子,在生理和病理性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作为一种促内皮细胞分裂素,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以及血管生成。VEGF参与了肿瘤发生和发展整个过程,肿瘤组织快速生长,导致营养供应不足,在缺氧状态下,肿瘤细胞表达VEGF显著增加,VEGF局部浓度的升高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VEGF家族成员共包括五个:VEGF-A、VEGF-B、VEGF-C、VEGF-D和PIGF,分别由各自的基因编码。VEGF家族成员均与细胞膜酪氨酸受体相互作用,导致受体二聚化和自身磷酸化,并启动信号级联反应,激活大量下游蛋白,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Ras、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介导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VEGF-A通常被称为VEGF,因为VEGF-A是血管发生和祖内皮细胞分化的关键调节剂,在人类多种肿瘤中,VEGF-A都是过表达的,这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呈正相关。
研究表明,食管癌患者血浆中VEGF与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的表达水平,提示血浆中VEGF与TGF-β1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VEGF与TGF-β1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食管癌早期检测的指标。还有研究表明VEGF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有显著的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骨转移密切相关。
鉴于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准确检测VEGF表达水平的试剂,用于各类与VEGF高表达的疾病的早期诊断。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通过杂交瘤技术筛选到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抗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9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物融合重组型干扰素
- 下一篇:一种动物抗血清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