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体用AISI410SS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9902.5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双伟鹏;高全德;艾俊林;张凯亮;雷冲;王立新;李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48 | 分类号: | C22C38/4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 |
地址: | 459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体 aisi410ss 马氏体 不锈钢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阀体用AISI410SS马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学成分设计如下:C=0.10~0.15%,Si=0.20~0.50%,Mn=0.30~0.60%,Cr=11.0~13.5%,Mo=0~0.6%,Ni=0.30~0.60%,S≤0.020%,P≤0.020%,Cu≤0.20%,V≤0.050%,Nb=0.010~0.080%,H≤0.00016%,O≤0.0035%,余为Fe和杂质元素,总杂质元素含量≤1.0%。
2.一种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用AISI410SS马氏体不锈钢的制备工艺:
步骤01:电弧炉ET初炼、LF精炼、VD真空除气、模铸浇注铸锭及钢锭过冷后热送锻造;
步骤02:热送锭加热、5000t油压机镦粗、拔长、1400t精锻机成型及锻件退火;
步骤03:调质处理。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用AISI410SS马氏体不锈钢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01中冶炼时选用优质废钢、生铁、海绵铁作为炉料,钢锭采取过冷处理后热送。
4.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用AISI410SS马氏体不锈钢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02中对热送锭在600~700℃待料,待料结束后以<60℃/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50℃,保温至少4小时,保温结束后以<100℃/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80℃,保温3~5小时,保温结束后5000t油压机镦粗拔长,控制镦粗系数及镦粗后高度,保证镦粗后高径比在0.6~0.8之间,之后转1400t精锻机成型。
5.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用AISI410SS马氏体不锈钢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02中的锻后退火中,锻造结束后空冷至500~600℃,然后升温至650℃待料保温,之后升至880℃按每100mm至少1h进行保温,保温结束后出炉风冷至500~600℃,然后升温至650℃按每100mm至少10h进行保温,最后出炉热校。
6.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用AISI410SS马氏体不锈钢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03中的调质处理,工件加热至600~650℃预热1-2小时,继续升温至800~850℃预热保温1-2小时,继续升温至980~1010℃保温4-6小时,而后出炉空冷90-200s,之后入8~11%浓度的PAG类水溶性淬火介质冷却30-60分钟,初始油温不大于40℃;冷却结束后返回火炉升温至700~720℃进行一次回火8-10小时,之后出炉入8~11%浓度的PAG类水溶性淬火介质却15-30分钟,然后再次返回火炉升温至680~700℃进行二次回火8-10小时,之后出炉入8~11%浓度的PAG类水溶性淬火介质冷却15-30分钟后空冷。
7.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体用AISI410SS马氏体不锈钢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锻件经整体调质后,强度满足要求(Rm≥655MPa、Rp0.2≥517MPa、A≥18%、Z≥35%),-29℃冲击功平均可达50J,-46℃冲击功平均可达38J,满足API6A标准低温韧性AKv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99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