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主动防碰撞缓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50087.4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8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田顺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顺天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主动 碰撞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主动防碰撞缓冲装置,属于汽车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上主要的安全装置是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安全带主要应对车速不太快的情况下遭受的较轻碰撞,安全气囊主要应对车速较快的严重碰撞事故。但这两种安全装置都是保护车内乘员,确保护不了汽车的安全;各种安装于汽车前端或后端的保险杠,汽车发生碰撞时,不能起到有效地消除因碰撞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车毁人亡的事故。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减少因碰撞而对汽车造成损伤的汽车主动防碰撞缓冲装置。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汽车主动防碰撞缓冲装置,主要包括碰撞保险杠、缓冲气缸、高压储气瓶、电磁阀、输气管、微处理器、雷达传感器;缓冲气缸为多节气缸,气缸中间设有一件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缓冲气缸底部和第一节气缸顶部固定,电磁阀为三位三通式,通过输气管与缓冲气缸、高压气瓶中储存的高压气体和外界空气相通,电磁阀与高压储气瓶之间设有一个单向气阀,电磁阀的开闭通过微处理器控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现有的雷达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技术及时监测车前方的车辆或障碍物的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并不断与汽车在此速度的刹车距离和最小转弯半径作对比,当微处理器计算出汽车继续维持当前运行状态碰撞将不可避免,但还可以立即转弯避免碰撞时,会立即向司机发出碰撞警报提醒司机尽快做好碰撞准备,当碰撞状态一直没有解除并且即使急转弯也不可避免碰撞发生时,微处理器将立即打开电磁阀,瞬间将缓冲气缸与高压储气瓶连通,高压气体立即充入缓冲气缸,缓冲气缸展开推出碰撞保险杠;碰撞发生时首先缓冲气缸的第一节气缸收缩,缓冲力相对较小并不断增加,第一节气缸收缩完成后第二节气缸开始收缩,第二节气缸截面增大,缓冲力将大幅增加,在其作用范围内将碰撞能量大幅吸收,以此类推继续下一节气缸收缩,随着一节节气缸的压缩,碰撞能量的缓冲吸收也逐节增加,直到完全收缩;另外微处理器可以根据碰撞时的相对速度评估碰撞的的严重程度,以此决定电磁阀的打开时间长短,改变缓冲气缸中的气压大小,使汽车主动防碰撞缓冲装置在保证可以完全缓冲吸收掉全部的碰撞能量的情况下,还能间接的控制碰撞缓冲力的大小,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碰撞车辆和被撞人员受到的伤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让碰撞的冲击力有一个平滑增加过程,对碰撞起缓冲作用,另外因为增加了碰撞缓冲力控制措施,使汽车主动防碰撞缓冲装置在不同速度碰撞过程中,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相碰双方车辆的损伤程度,而且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直接遭遇碰撞的人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缓冲气缸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缓冲装置弹出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缓冲装置弹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图3所示,汽车主动防碰撞缓冲装置,其包括:碰撞保险杠1,缓冲气缸2,输气管5,管接头6,电磁阀7,雷达传感器8,微处理器9,高压储气瓶10,单向气阀11,外部空气通气管12。所述缓冲气缸1,包括:多节缸体3,弹簧4,所述弹簧4两端分别与多节缸体3的第一节缸体顶部和最后一节缸体底部固定,所述弹簧4在正常状态下将多节缸体3收回,使缓冲气缸2处于收缩状态;所述缓冲气缸2外层缸体固定在汽车车架前端,第一节缸体顶部与碰撞保险杠1固定;电磁阀7采用三位三通式,通过多个管接头6、输气管5与缓冲气缸2、高压储气瓶10、外部空气通气管12接通,电磁阀7与高压储气瓶10的气体通路之间设有一个单向气阀11,高压储气瓶10内装有一定量的高压气体,不通电情况下电磁阀7位于中位,缓冲气缸2、外部空气通气管12和高压储气瓶10是处于相互断开状态的,当需要为缓冲气缸2冲气伸展时,接通电磁阀7右侧电磁线路,缓冲气缸2与高压储气瓶10接通,同时与外部空气通气管12断开,当需要为缓冲气缸2放气收缩时,接通电磁阀7左侧电磁线路,缓冲气缸2与高压储气瓶10断开,同时与外部空气通气管12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顺天,未经田顺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0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