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盖板玻璃基材用LED光固化无溶剂型感光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1157.8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2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葛大鹏;牛保力;鲁斌;曾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贝特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1/06;B41M5/3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玻璃 基材 led 光固化 溶剂 感光 转印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盖板玻璃基材用LED光固化无溶剂型感光转印胶,包括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脂、丙烯酸酯类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丙烯酸酯类助剂、硅烷偶联剂。本发明的盖板玻璃基材用LED光固化无溶剂型感光转印无溶剂,环境友好,兼顾转印和感光两种工艺的优点,特别是可以使用纯水中性显影液显影。本发明的盖板玻璃基材用LED灯固化无溶剂型感光转印胶固化后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耐溶剂、耐冷热冲击并且胶层与基材粘接性好,特别是水煮测试后,胶层与基材的附着力依然>4B、对环境污染小。解决了现有UV胶在盖板玻璃上粘接性差、不耐水煮、不耐溶剂的问题,满足行业要求,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企业盈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固化转印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盖板玻璃基材用LED光固化无溶剂型感光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UV转印胶一般是一种单组份紫外光固化型胶水,主要通过模具成型于素材表面,具有:使用方便、固化速度快、透光率高、操作方便、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薄膜行业。转印胶配方一般包括:活性稀释性单体、光引发剂、丙烯酸酯类预聚物、助剂等。UV固化即紫外光固化,UV是紫外线的英文缩写。UV固化是指利用紫外光的中、短波,对液态原料中的光引发剂进行辐射,使引发剂激变为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含活性官能团的小分子单体、树脂预聚物等聚合成不溶不熔的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UV固化是一种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环保的、基本无VOC排放的新技术。一般紫外光指的是波长在0-400nm范围内的不可见光波,UV固化所使用的紫外线波长一般在200-400nm。
UV固化一般是指需要用紫外线固化的涂料(油漆)、油墨、胶粘剂(胶水)或其它灌封密封剂的固化条件或要求,其区别于加温固化、交联剂(固化剂)固化、自然固化等。主要取决于光引发剂与固化工艺两方面。树脂的交联反应速度和助剂的相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重要作用。现今使用的固化方式多为电力激发的高压汞弧灯、高压卤素灯,能量一般范围是200-2000i/cm2,引发剂多使用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及其衍生物、苯乙酮及其衍生物、酰基磷化合物。
为了提高制品的档次,表面的装饰必不可少,采用转印技术可以提高制品表面的装饰水平。传统UV转印胶主要是一种光固化型单组分成型点胶,通过模具成型于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热塑性弹性聚氨酯等塑料薄膜基材表面。传统塑料基材用UV转印胶在大批量生产时,往往素材边缘出现溢胶、膜厚过厚问题,可以通过切除不良部分就可保证很高的生产良率。而盖板玻璃基材为无机材料,不同于塑料薄膜等有机材料,一旦出现溢胶等不良情况,只能报废,因此传统UV胶水很难应用于玻璃基材。
特别是盖板玻璃主要作为高端电子产品的触摸屏,附加值很高,往往需要特殊的纹路,比如CD拉丝纹、AG磨砂纹等。以手机触摸屏为例,边缘部位需要特殊纹路进行美观装饰,而触摸屏中间部分和手机前置摄像头等细微部分必须透明,从而不影响手机视觉效果和实际应用功能。而转印技术只能提供满幅的特殊纹路,解决不了触摸屏这种特殊需求结构。因此需要结合感光胶工艺的曝光、显影工艺,将不需要固化的部分,使用黑色菲林遮挡,然后使用显影液除去未固化部分,保留固化部分,从而达到触摸屏的特殊需求。传统感光胶一般只能通过有机溶剂显影,或者非中性的水性溶液显影,对环境有害。因此亟需一款既能适用纯水性中性显影液,又能适用有机溶剂显影液UV胶体系。可以满足不同厂家的实际生产条件,同时有利于最大程度的推广纯水性中性显影液显影对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贝特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贝特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11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