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元件及具有减震元件的减震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1192.X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5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丁思博;丁思恩;郑荣大;黄雪琼;郑艺文;余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郭若山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元件 具有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210295125.2,申请日为2012年8月17日,名称为“一种减震鞋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鞋子的制作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的舒适性是鞋子的制作工艺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中减震是衡量舒适的一个重要标准,尤其是运动鞋。目前,使鞋子减震的方式大都为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来制作鞋底,为了保证其具有减震性能,鞋底需具有一定高度,因此这种鞋底不仅重量大,且其减震效果也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鞋底减震效果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提高减震效果的减震鞋底及其上使用的减震元件。
一种减震元件,用于设置在鞋底上,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元件为圆柱形,所述减震元件的外壁成形有螺纹,所述减震元件内部中空,所述减震元件的内壁成形有螺纹,且内壁上的螺纹的底部与所述外壁上的螺纹的顶部相对,所述内壁上的螺纹的顶部与所述外壁上的螺纹的底部相对,所述减震元件的内部可通过开设在减震元件与地面接触的底面上的开口与外部相通。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前掌和后掌布满多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元件为圆柱形,所述减震元件的外壁成形有螺纹,所述减震元件内部中空,所述减震元件的内壁成形有螺纹,且内壁上的螺纹的底部与所述外壁上的螺纹的顶部相对,所述内壁上的螺纹的顶部与所述外壁上的螺纹的底部相对,所述减震元件的内部可通过开设在减震元件与地面接触的底面上的开口与外部相通;多个所述减震元件的高度和螺纹的圈数均相同。
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
所述鞋底本体和所述减震元件均为由橡胶制成的所述鞋底本体和所述减震元件。
所述减震元件的壁厚为2mm-3.5mm。
所述减震元件的底面的直径为10mm-20mm,所述减震元件的高度为6mm-10mm。
所述减震元件在鞋底上横向排列成多排,且排列成每排的多个减震元件间隔均匀地排列。
设置在所述鞋底的前掌的鞋尖处的减震元件的尺寸小于设置在所述鞋底的其他部分的减震元件的尺寸。
所述减震元件与所述鞋底本体一体成形。
本发明的减震鞋底及其上使用的减震元件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减震元件和整体由橡胶构成的鞋底相比,在受到压力时变形更大,吸收的震动更大,因此减震效果更好。
2、减震元件的外壁上成型有螺纹,进一步增大了减震元件在受压时的变形量,即提高了减震元件的弹性,从而提高了减震鞋底的减震效果。
3、减震元件内部中空,更进一步增大了减震元件在受压时的变形量,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减震鞋底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某一局部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的减震鞋底的某一局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鞋底本体,2-前掌,3-后掌,4-减震元件,5-内壁,6-外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的前掌2和后掌3设有多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元件4。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元件4为圆柱形,鞋底本体1和减震元件4均由橡胶制成,当然,鞋底本体1和减震元件4也可由其他弹性材料制成。由于减震元件4和整体由橡胶构成的鞋底相比,在受到压力时变形更大,吸收的震动更大,因此减震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元件4的外壁6成形有螺纹,进一步增大了减震元件4在受压时的变形量,即提高了减震元件4的弹性,从而提高了减震鞋底的减震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元件4内部中空,更进一步增大了减震元件4在受压时的变形量,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减震鞋底的减震效果。另外,减震元件4的内部可通过开设在减震元件4与地面接触的底面上的开口与外部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未经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11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