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桃营养杯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1456.1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石美娟;周鹏程;李鸿雁;李小平;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营养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桃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桃营养杯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华北地区核桃育苗通常采用地方绵核桃或夹核桃作砧木,抗病性、抗寒性差,嫁接品种混杂,适应性差,通常栽植是断根或破根,难以保持苗木根系完整,而且在丘陵山区或旱地荒山荒坡栽植成活率低,前期生长缓慢,造林存活率低等问题,出现了年年栽树不见树的普遍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桃营养杯育苗方法,适合华北地区核桃栽培,解决了现有技术华北地区核桃栽培中难以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以及在丘陵山区或旱地荒山荒坡栽植成活率低的问题。
一种核桃营养杯育苗方法,包括品种选择、砧木种子处理、核桃营养杯准备、播种育苗、营养杯苗移植、营养杯苗截干和嫁接步骤,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品种选择:以美国黑核桃作为砧木品种;
步骤2,砧木种子处理:播种前首先将砧木种子在水中浸泡,然后进行沙藏;
步骤3,核桃营养杯准备:将以珍珠岩、沙、田园土和有机肥混合而成的基质装填入营养杯中;
步骤4,播种育苗:将步骤2处理好的种子摆放入步骤3准备的营养杯中进行播种,播种后将营养杯摆放好浇水覆膜进行育苗;
步骤5,营养杯苗移植:出苗后待于营养杯苗高度达20-30cm时将营养杯苗进行移植;
步骤6,营养杯苗截干:于8月上中旬将营养杯苗短截至苗高二分之一,翌年春季4月上中旬短截至距地面5-10cm;
步骤7,嫁接:嫁接品种选用抗性强的地方乡土良种或优良审定丰产品种。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在步骤2中,浸泡处理是将砧木种子在常温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为7天左右,沙藏处理的时间为20天左右。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步骤3的营养杯中的基质是按照珍珠岩、沙、田园土、有机肥以质量比2∶2∶5∶1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步骤3的营养杯为有底容器杯,规格为21-25cm×26-30cm。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在步骤4中,种子在营养杯内摆放时需要种子缝合线垂直杯底,摆放深度约种子直径的2倍左右。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在步骤4中,播种是在春季清明前后进行。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在步骤5中,营养杯苗移植是在6月中旬时移植到荒山荒坡或丘陵山区区域,将营养杯苗移植到指定苗坑时将营养杯用刀片垂直杯底划破埋好。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在步骤7中,采用高位嫩枝方块芽接方法进行嫁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其种子处理、播种、嫁接均在露天田间进行,是一种田间育苗技术,与温室育苗不同。本发明的育苗技术,其育苗环境与移植后的生长环境基本相同,移植时不破坏原来根系的生长环境,成活率高,不会出现缓苗现象;
2)本发明选用抗性强生长快速的优良砧木-美国黑核桃砧木,较现用的核桃苗木砧木具有抗性强、生长势好、嫁接亲和力好的优点;
3)本发明通过营养杯育苗,选取优良低成本基质,使苗木充分利用营养杯中原有的营养土和水分,不用缓苗直接生长,与裸根苗造林相比具有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特点和优势,而且能够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破坏根系,特别是直根系,造林成活率高;
4)本发明采用先壮根后壮枝的二次截干技术,并选用嫁接适宜造林品种,为华北地区丘陵山区或旱地荒山荒坡核桃造林提供科学简便的育苗技术。
5)本发明的营养杯育苗技术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核桃营养杯育苗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阐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核桃营养杯育苗方法的实现流程。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核桃营养杯育苗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品种选择、砧木种子处理、核桃营养杯准备、播种育苗、营养杯苗移植、营养杯苗截干和嫁接的步骤,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品种选择:以美国黑核桃作为砧木品种;
步骤2,砧木种子处理:播种前首先将砧木种子在水中浸泡,然后进行沙藏;
步骤3,核桃营养杯准备:将以珍珠岩、沙、田园土和有机肥混合而成的基质装填入营养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1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种植五彩杨树的方法
- 下一篇:板栗高产种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