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逆子结构技术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53126.6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2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吉清;莫愁;兰凤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5/00;G01M17/007;G01M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逆子 结构 技术 传递 路径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逆子结构技术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振动源众多,有路面激励、轮胎激励、发动机激励、电机激励、排气系统激励等,这些振动源对车内等处的振动噪声都有影响,判断这些振动源对目标点振动噪声贡献量的大小是减振降噪的前提。目前常见用于分析振动源贡献量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主要有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其它方法大多基于这两种方法改进。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分析过程耗时较多,一般需要30个工作日,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则相反。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基于这样一个理论:目标位置的总响应由来自不同路径的贡献量线性叠加而得,比如,影响某个位置振动的传递路径贡献总量表达如式(1)
式中,ω为频率;Y(ω)为传递路径贡献总量;Hp(ω)为频响;fp(ω)为载荷;n为激励传递路径数量;p为传递路径序数。由式(1)可见,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计算贡献总量需要得到频响函数和载荷。目前计算载荷的方法有逆矩阵法和悬置刚度法,对于悬置刚度法,获得悬置刚度的方法是试验实测。试验实测需要专用的测试设备,且测试结果受设备精度、操作人员业务水平、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结果误差影响贡献量的准确性。试验时悬置被从实车中分离,与实车状态刚度特性有一定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逆子结构技术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逆子结构技术计算悬置动刚度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逆子结构技术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取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
步骤2、测取频响函数;
步骤3、计算动刚度;
步骤4、计算载荷;
步骤5、计算传递路径贡献量。
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将拟进行传递路径分析的系统从用弹性件连接的部位划分为2个子结构;
步骤22、确定激励点和响应点,一般取其中一个子结构上弹性连接部位为激励点;
步骤23、给2个子结构每一个弹性连接点确定互相垂直的X、Y和Z三个方向,且这些连接点的三个方向相同;
步骤24、在每个连接点布置加速度传感器,逐一在这些连接点用力锤从X、Y和Z三个方向施力,记录所有传感器的信号;
步骤25、从步骤22确定的激励点处施力,测取从此激励点到响应点的频响函数。
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抽取步骤24所述力信号和加速度响应信号;
步骤32、由力信号和加速度信号计算频响函数;
步骤33、由频响函数计算动刚度。
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逆子结构技术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在进行传递路径分析测试时,首先将车辆运行在设置的工况,测取选定的激励点和目标点振动信号。接着根据需要,测取整车系统水平的频响函数。第3步按式(3)方法进行动刚度计算。第4步,得到了动刚度,依据式(4)即可计算载荷。最后,依照式(1)即可进行传递路径贡献量计算。
以下述方法计算悬置动刚度。一个系统分解为子结构A和子结构B,两个子结构之间通过弹性元件,比如发动机悬置,进行多点耦合,它们存在以下动力学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3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