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矫直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3140.6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3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国;钱永权;康明东;肖军;夏杰;孙文彬;史寅达;钱凤;徐聪玲;李晓峰;史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B21F1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沈锡倍 |
地址: | 31512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矫直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拉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丝矫直切割机。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工业蓬勃发展,汽车拉索种类及功能日益增多。随着汽车业整体快速进步,因此作为汽车配件的拉索功能也必须进步提高,才能立足于行业。而在此前提下稳定拉索的性能则是至关重要的。
在拉索生产中,需要对盘卷的钢丝绳进行矫直,然后按照不同长度的拉索的进行切割。现有的钢丝矫直切割机在切割钢丝时需要钢丝绳静止不动,也即停止牵引机构的工作,否则后一钢丝段的头部会因为挤压顶在切割装置的刀片上造成头部弯曲,需要进行校正,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能够持续生产且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导致后一钢丝段的头部弯曲的钢丝矫直切割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丝矫直切割机,包括控制器,依次设置的供料装置、矫直装置、牵引装置、安装在机架上的切割装置以及钢丝段暂存机构;所述矫直装置、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通过滑轨组件与机架滑动配合的支架和与机架固定的第一推动器,第一推动器的推杆与支架连接,第一推动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切割装置和钢丝段暂存机构均固定在支架上;
在切割装置切割钢丝时,第一推动器推动支架与钢丝绳同步移动;在切割装置完成钢丝段的切割后,第一推动器带动支架回移。
作为优选,所述钢丝段暂存机构包括与支架连接的且底端设有用于容纳部分钢丝段的槽孔的储料杆、设在槽孔尾端后方的与支架连接的钢丝绳到位检测器,以及兜设在槽孔下方的顶板和用于推动顶板使顶板在未切割钢丝时覆盖槽孔并在切割下钢丝段后打开槽孔的第二推动器,第二推动器与支架固定;钢丝绳到位检测器和第二推动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提高钢丝段长度的一致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增设了与机架通过滑轨组件滑动配合的支架和第一推动器,在切割装置切割钢丝时,由控制器控制第一推动器推动支架与钢丝同步移动,从而避免后一钢丝段的头部挤压切割装置的刀片;在切割装置完成钢丝段的切割后,第一推动器带动支架回移形成往复运动,使切割工作能够持续进行。
作为改进,在支架的头部设有带钢丝导线孔的导线块B。避免钢丝在重力作用下下垂,确保钢丝的直线传动。
作为改进,还包括探伤仪,所述探伤仪设置在牵引装置与切割装置之间,所述探伤仪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探伤仪与控制器电连接。能够及早发现存在质量缺陷的废钢丝段,方便将该废钢丝段挑选出来。将废钢丝段单独抽选出,使本钢丝矫直切割机不用中断生产。
作为改进,还包括用于收集废钢丝段的兜板,以及在探伤仪检测到钢丝段有伤后用于推动兜板使兜板在槽孔打开后收集废钢丝段的第三推动器,第三推动器与支架固定,第三推动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改进,在牵引装置的出线口处设有带钢丝导线孔的导线块A。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优选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为一种钢丝矫直切割机,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依次设置的供料装置1、矫直装置2、牵引装置3、安装在机架4上的切割装置5以及钢丝段暂存机构,还包括设在钢丝段暂存机构下方的储料斗20,矫直装置2、牵引装置3和切割装置5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通过滑轨组件与机架4滑动配合的支架7和与机架4固定第一推动器8,第一推动器8的推杆与支架7连接,第一推动器8与控制器电连接;切割装置5和钢丝段暂存机构均固定在支架7上;在切割装置5切割钢丝时,第一推动器8推动支架7与钢丝绳同步移动;在切割装置5完成钢丝段的切割后,第一推动器8带动支架7回移。
其中,钢丝段暂存机构包括与支架7连接的且底端设有用于容纳部分钢丝段的槽孔的储料杆61、设在槽孔尾端后方的与支架7连接的钢丝绳到位检测器62,以及兜设在槽孔下方的顶板63和用于推动顶板63使顶板63在未切割钢丝时覆盖槽孔并在切割下钢丝段后打开槽孔的第二推动器64,第二推动器64与支架7固定;钢丝绳到位检测器62和第二推动器64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支架7的头部设有带钢丝导线孔的导线块B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3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