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膨胀系数聚乙烯发泡填充绳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3956.9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7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松;孙玉萍;薛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亨利通信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3/26;B29C69/02;B29C47/02;B29C44/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系数 聚乙烯 材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膨胀系数聚乙烯发泡填充绳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熔融指数为0.03~0.09 g/10min的低密度聚乙烯30份、熔融指数为1.8~3.2 g/10min的高密度聚乙烯(甲)40份、熔融指数为5~9 g/10min的高密度聚乙烯(乙)30份、超细碳酸钙15份放置于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Ф2.5mm长条;将发泡料半成品50份、高密度聚乙烯(甲)50份和成核母料1份,通过高混机将三者混合均匀获得所述发泡填充绳颗粒料。本发明易于分散均匀,减少了多类助剂的使用对塑料最终性能的不良影响,使得填充绳的干燥程度及空气的充盈程度较恒定,增加填充绳的抗拉、抗侧压强度,更有益于其对光波导体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发泡填充绳的制备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缆的低膨胀系数聚乙烯发泡填充绳。
背景技术
现有光电缆用填充绳多数为高密度绝缘料挤出的实心绳,由于硬度高,在与其它元件共绞制成缆芯时在机器内受到的挤压力较大,限制了高速生产,且其容易挤压光纤单元的松套管等其它元件,使缆芯变形,影响光电缆的圆整度。其次,实心绳原料用量大,制造成本高,其自身重量大,导致光电缆运输成本较高。此外实心绳硬度大,抗外力缓冲性差,保护效果欠佳。
针对光电缆实心填充绳的不足,光电缆用发泡填充绳应运而生,其因原料成本低、保护效果好、重量轻等优点而广受关注,但目前关于其制造方法与市场应用的报道相对较少,而该类填充绳用颗粒料的资料更是屈指可数,且存在着诸多问题。如CN101382626A公开了一种“光缆发泡填充绳颗粒料及其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技术中填充绳颗粒料的原料有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蜡、硬脂酸、硬脂酸钙及四季戊四醇脂等,其组分较多,比例差异较大,称取麻烦,不易分散,较难混合均匀;且由于各组分单价均较为昂贵,制造成本仍颇有压力;此外,多种助剂的添加使用容易对产品的最终性能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制品内部气泡分布不均,且会再制品内留下小分子残余物,影响制品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膨胀系数聚乙烯发泡填充绳的制备工艺,其称取方便,节省人力,各组分比例较为相近,易于分散均匀;原料中只含有聚乙烯树脂、碳酸钙及成核母料,减少了多类助剂的使用对塑料最终性能的不良影响;一定比例碳酸钙的添加有效降低了材料的成本;由该颗粒所制得的发泡填充绳体作为内埋层,可与塑料薄膜外包层紧密结合,从而使得填充绳的干燥程度及空气的充盈程度较恒定,增加填充绳的抗拉、抗侧压强度,更有益于其对光波导体的保护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低膨胀系数聚乙烯发泡填充绳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熔融指数为0.03~0.09 g/10min的低密度聚乙烯30份、熔融指数为1.8~3.2 g/10min的高密度聚乙烯(甲)40份、熔融指数为5~9 g/10min的高密度聚乙烯(乙)30份、超细碳酸钙15份放置于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所述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Ф2.5mm长条;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所述长条经过水冷却槽冷却后再经过风机烘干,然后,切成长3mm、Ф2.5mm小圆柱粒作为发泡料半成品;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发泡料半成品50份、高密度聚乙烯(甲)50份和成核母料1份,通过高混机将三者混合均匀获得所述发泡填充绳颗粒料。
步骤五、所述填充绳颗粒料在挤出机中经加热熔融,同时将氮气在一定压力下注入其中,再经过减压释放出气体,从而生成与内层紧密结合的均匀的气泡,形成发泡率为10~80%的聚乙烯发泡填充绳体内埋层;
步骤六、所述聚乙烯发泡填充绳体内埋层在设定的温度下高速挤出后,其外层经PBT树脂包覆后,形成内埋层与包覆层紧密结合的聚乙烯发泡填充绳。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亨利通信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亨利通信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3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韧性强化聚烯烃打包带配方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抗静电功能的胶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