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4188.9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4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云松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利用 婴儿 定型 | ||
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属于床上用品领域。其包括枕头本体,特征在于:枕头本体采用平面状软体,该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分别卷绕或折叠形成枕靠;在枕头本体上设置调节固定结构,当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卷绕或折叠形成枕靠后,枕靠恰能被该调节固定结构约束而不能松动。本发明彻底颠覆了现有枕头中的枕皮和枕芯相组合的方式,全新地采用通过毛巾被或其他布料卷绕或者折叠成定型枕的办法,做成的定型枕不仅可以通过卷放枕靠来方便地调节两枕靠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在不再使用定型枕时,将两枕靠放开,使平面状软体恢复未做枕头之前的状态,当作毛巾被继续二次使用,避免了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床上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定型枕。
背景技术
许多家长很在意婴儿的头型好看与否,其实头型与遗传基因关联不大,影响头型的主要原因是后天睡姿。头部的塑型,从宝宝一出生就已开始。宝宝出生后的第0~6个月内,头骨比较软,是调整宝宝头型的关键时间点,而最自然的调整方式,就是以睡姿塑造头型。0-6个月的婴儿大部分时间是躺着的,由于地球引力的原因,头部与枕在下面的的枕头、席子或者褥垫直接接触的地方承受着全部的头部重量,没有接触的地方则没有压力,由于压力不同,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头部变形。婴儿睡出好头型的基本方法是:1、枕头要柔软而有弹性;2、右侧卧、左侧卧、仰卧三种睡姿交替。大部分婴儿都有自己的睡觉习惯,一般会偏爱1—2种睡姿,家长给他调整到其它的睡姿后,也会很快回到原先习惯的姿势上,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头部发育异常,出现扁头,偏头等。
每一个婴儿的头部发育情况都不一样,可谓是千差万别。并且每一个婴儿在生长发育期内其头型也是在变化之中。家长需要根据宝宝现在的头型和宝宝睡觉时的习惯姿势给宝宝采取不同的睡姿调整方案,来塑造宝宝的头型。
现在市场上销售和已公开的定型枕头也有好多种,这些定型枕大多是在枕头的两端有枕靠,两端枕靠之间有凹陷部位。许多定型枕的枕靠之间的距离还能调节,以适应宝宝头部的生长。综合起来看,现有的婴儿定型枕还都是由枕皮和枕芯组成,在枕皮内填充荞麦壳、决明子等植物颗粒枕芯或者聚酯纤维等做成的枕芯。现有的定型枕无论作何种创新,其机理都没有脱离枕皮和枕芯的概念。各创新也大多围绕在如何更方便的调节枕靠之间的距离以及枕头的枕靠和凹陷部位的弧度来展开。但这些围绕定型枕展开的创新发明,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即婴儿长大后如何能再次有效利用定型枕以继续发挥物品的使用价值,实现定型枕的良好调节和二次使用的完美结合。现有的婴儿定型枕,在婴儿长到6个月以后基本就不再使用,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既能方便调节两枕靠间距又能二次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包括枕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枕头本体采用平面状软体,该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分别卷绕或折叠形成枕靠;在枕头本体上设置调节固定结构,当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卷绕或折叠形成枕靠后,枕靠恰能被该调节固定结构约束而不能松动。
本发明在平面状软体的正面左右两段上分别固定远端联接体和近端联接体,远端联接体和近端联接体之间有间距;在平面状软体的背面且靠近其中间部位的两侧处分别固定联接件,所述的联接件与远端联接体能配合固定在一起;在平面状软体的背面中间部位固定牵引调节带,所述的牵引调节带能与近端联接体配合固定在一起;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分别卷绕形成枕靠。远端联接体、近端联接体、联接件和牵引调节带采用魔术贴结构。
本发明中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分别折叠形成枕靠,折叠的相邻两层之间缝合或通过魔术贴粘合在一起;在层叠区内的平面状软体的表面固定联接件,在平面状软体的背面和/或正面固定牵引调节带,牵引调节带的另一端与联接件相连。牵引调节带的数量采用上下两根,当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分别折叠形成枕靠后,枕靠的最下层下表面和枕靠外侧面上均固定魔术贴,下方牵引调节带的一端固定在平面状软体的背面、另一端与最下层下表面上的魔术贴相连;上方牵引调节带的一端固定在平面状软体的正面、另一端与枕靠外侧面上的魔术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云松,未经徐云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4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药疗效果的器皿
- 下一篇:一种腹部护脐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