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油集滤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54388.4 | 申请日: | 2015-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1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焦元伟;卓建佼;苏景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机油集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发动机基本分别采用金属式机油集滤器组件及金属机油隔板。机油集滤器组件功用是向发动机输送清洁、足够的润滑油;机油隔板功能是防止油底壳机油波动过大、降低发动机噪音、防止活塞串气对油底壳的润滑油进行冲击而加速润滑油变质。金属集滤器组件由一根“Z”形油管及其两端的接头构成,“Z”形油管的一端为出油口,连接机油泵;另一端为吸油口并安装有过滤网。“Z”形油管通过安装支架与机油隔板固定连接。这种金属机油集滤器组件与金属机油隔板组合安装结构,过滤网面积较小,影响过滤效率;而且自身质量较大、零件单品成本高、集成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机油过滤效率,使机油集滤器组件与机油隔板集成为一体,以达到轻量化,降低生产成本低,以使机油集滤器的性能更加优化。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机油集滤器,包括机油隔板、油道下片和过滤网,所述机油隔板的一面设置有油道上片,油道上片为长条凸台形,油道上片的一端设置有出油口,油道上片内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面设有斜台阶,斜台阶面连接出油口;所述过滤网的外周形状与油道上片凹槽的内周形状相匹配;所述油道下片的外周形状与油道上片凹槽的内周形状相匹配,且一端设置有进油口;油道上片的凹槽内依次由内至外安装有过滤网和油道下片,且油道下片的进油口与油道上片上的出油口相互错位。
本发明的优点是:机油隔板与油道上片集成一体,油道下片和过滤网直接安装于油道上片内,由于采用长条片状过滤网,增大了过滤面积,提高了滤油效果;由于采用集成结构,零部件的质量大大降低,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油道上片、油道下片和过滤网装配后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1、机油隔板,2、油道上片,3、过滤网,4、油道下片,5、进油口,6、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和图2,机油集滤器,包括机油隔板1、油道下片4和过滤网3,所述机油隔板1的一面设置有油道上片2,油道上片2为长条凸台形,油道上片2的一端设置有出油口6,油道上片2内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面设有斜台阶,斜台阶面连接出油口6;所述过滤网3的外周形状与油道上片2凹槽的内周形状相匹配;所述油道下片4的外周形状与油道上片2凹槽的内周形状相匹配,且一端设置有进油口5;油道上片2的凹槽内依次由内至外安装有过滤网3和油道下片4,且油道下片4的进油口5与油道上片2上的出油口6相互错位。
本发明将机油隔板1与油道上片2设计一体(如图2所示),油道上片2的凹槽内的底部为一斜面,该斜面高的一端对应油道下片4的进油口5,该斜面低的一端连接出油口6。环油道上片2凹槽周边的凸边与油道下片4周边连接并形成油路通道,过滤网3采用摩擦焊焊接在油道上片2与油道下片4之间。由于过滤网3在整个油路通道内的纵向面积较大,能过滤焊接时可能产生的杂质或油料中的杂质,过滤效果好而且通畅。发动机工作时,润滑油从进油口5吸入,经过过滤网3过滤,再从出油口6输出至机油泵,最后供给发动机。本发明中机油隔板1、油道上片2和油道下片4均采用注塑成型,其内壁面光滑、流阻较小、滤网面积大,过滤性能和吸油性能都大大优于以前的金属集滤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4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激光焊接连接聚合物和表面修饰的金属
- 下一篇: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