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诊断接口插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5555.7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9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超;张艳楠;汪振兴;孟胥里;李荫荣;王春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诊断 接口 插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器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诊断接口插件。
背景技术
汽车诊断接口插件为整车必备插件,通过此插件,整车诊断设备连接整车,对整车进行诊断。
插件固定的可靠性对整车电气安全关系重大,插件固定可靠成为整车设计的关键内容,决定着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与否,插件固定安全、可靠成为电气设计的基础部分。
如图1所示为现诊断接口插件,诊断接口插件为通用插件,市场发现的诊断接口插件无固定结构特征,插件往往悬空放置或通过胶带缠绕线束主干的方式固定,固定方式受插件自身影响,无法实现可靠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诊断接口插件结构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不仅能能够解决诊断接口插件的固定问题,而且能够实现多种固定方式及多方向固定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诊断接口插件,包括有插件本体、连接部、第一悬挂部及第二悬挂部;所述插件本体、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悬挂部及所述第二悬挂部为一体结构;
所述插件本体上设置有贯通的插接孔;所述插件本体外形符合诊断接口的通用接口标准;
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插件本体的后端,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插件本体相对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接孔相对应的穿线孔;
在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卡接弹片和上凸台;在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卡接弹片和下凸台;所述上卡接弹片的端部与所述上凸台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下卡接弹片的端部与所述下凸台之间设置有间隔;
在所述连接部的左侧面上设置有左卡接弹片;在所述连接部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右卡接弹片;
所述第一悬挂部与所述第二悬挂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插件本体相对的表面的两端;
在所述第一悬挂部和所述第二悬挂部上均设置有固定孔。
所述上卡接弹片的端部与所述下卡接弹片的端部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上凸台与所述上卡接弹片相对的表面与所述下凸台与所述下卡接弹片相对的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所述上卡接弹片包括有第一卡接弹片和第二卡接弹片;所述上凸台包括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卡接弹片与所述第一凸台对应;所述第二卡接弹片与所述第二凸台对应。
所述下卡接弹片包括有第三卡接弹片和第四卡接弹片;所述下凸台包括有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所述第三卡接弹片与所述第三凸台对应;所述第四卡接弹片与所述第四凸台对应。
所述第一悬挂部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个侧边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第三表面组成立方体相邻的三个表面。
所述第一悬挂部上的固定孔包括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上。
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均为腰形孔。
所述第二悬挂部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四表面、第五表面及第六表面;所述第四表面的一个侧边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五表面及所述第六表面组成立方体相邻的三个表面。
所述第二悬挂部上的固定孔包括有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设置于所述第五表面上;所述第四固定孔设置于所述第六表面上。
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均为圆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诊断接口插件上设置的连接部、第一悬挂部及第二悬挂部结构,无需借助扎带、卡扣等实现固定,且固定可靠,布置安全。
本发明的诊断接口插件,集成多种固定结构方式,使用范围广,通用化程度高。
本发明的诊断接口插件实现朝向的多方向性,满足不同情形下的诊断接口插件固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技术诊断接口插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诊断接口插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按箭头01方向旋转180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按箭头02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正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4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个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个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四个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五个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六个固定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5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里程备份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容易操作收音机开关及空调开关的动力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