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管道和代理的厂站多规约接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6365.7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2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郭利军;卫星;李宝潭;张海庭;胡斌;吴正青;李永照;陈哲;赵群辉;孙振;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管道 代理 厂站多 规约 接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管道和代理的厂站多规约接入方法,本发明将每个协议的解析作为一个单独的进程,通过通讯接入代理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完成上、下行数据的交互,各协议解析进程向下与各数据源交互,向上采用管道通讯机制与通讯接入代理模块交互;通讯接入代理模块加载进程通讯管理模块的接口进行进程间的通讯,业务处理模块加载通讯接入代理模块完成数据的接入。本发明用软件实现替代硬件设备,不仅节约硬件成本,而且省去数据传输的中间环节,减少了发生故障的概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和可靠性。对比单规约接入方式,本发明降低了协议解析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的耦合性,有新协议需要接入时,只需开发新的协议解析进程即可,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管道和代理的厂站多规约接入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对于工业集控站等多协议应用场景,目前多规约的接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增加通讯管理机,通过通讯管理机将多协议转成统一的协议接入监控系统。采用增加通讯管理机的方式,不仅增加硬件成本,而且增加了数据传输的物理链路,通讯异常时需要排查的可能故障点增多。
此外,对于仅支持单协议接入的监控系统来说,业务处理进程直接加载协议解析模块完成数据接入。在这种模式中,上、下行协议数据通过接口回调完成,协议解析模块与业务处理进程间耦合性高,模块可扩展性较差,有新类型协议数据接入时,需直接修改两方面代码才能完成,不利于多协议数据接入的扩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管道和代理的厂站多规约接入方法,以解决现有多规约接入方法需要额外增加硬件设备和监控系统业务处理模块和协议解析模块耦合性高、可扩展性差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管道和代理的厂站多规约接入方法,该接入方法将每个协议的解析作为一个单独的进程,通过通讯接入代理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完成上行、下行数据的交互,包括以下步骤:
1)各协议解析进程向下与各数据源交互,向上采用管道通讯机制与通讯接入代理模块交互;
2)通讯接入代理模块加载进程通讯管理模块的接口完成进程间的通讯;
3)业务处理模块加载通讯接入代理模块完成数据的接入。
所述步骤1)中的管道通讯机制采用半双工的数据传输方式,数据只向一个方向传输,上行、下行分别采用对应的管道。
所述的通讯接入代理模块通过接口ICSF_APP_Interface提供下行数据功能调用,通过接口ICSF_APP_CallBackInterface将上行数据转至业务处理模块。
所述通讯接入代理模块从各个协议解析进程中接入上行数据,转发业务处理模块的下行命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每个协议的解析作为一个单独的进程,通过通讯接入代理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完成上、下行数据的交互,各协议解析进程向下与各数据源交互,向上采用管道通讯机制与通讯接入代理模块交互;通讯接入代理模块加载进程通讯管理模块的接口进行进程间的通讯,业务处理模块加载通讯接入代理模块完成数据的接入。本发明用软件实现替代硬件设备,不仅节约硬件成本,而且省去数据传输的中间环节,减少了发生故障的概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和可靠性。对比单规约接入方式,本发明降低了协议解析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的耦合性,有新协议需要接入时,只需开发新的协议解析进程即可,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管道和代理的多规约接入方法网络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管道和代理的多规约接入方法多进程通讯接入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管道和代理的多规约接入方法管道通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管道和代理的多规约接入方法服务代理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6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账户认证方法及认证装置
- 下一篇:高速光传输系统自适应均衡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