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沟渠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6659.X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2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郑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02 | 分类号: | B29C70/02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13119 | 代理人: | 马云海 |
地址: | 0532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沟渠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玻璃钢沟渠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钢沟渠是利用玻璃钢材料制备成的一种沟渠产品,即其断面一般为体型结构,用于平原或山区的输水工程。而目前这种玻璃钢沟渠的制备采用手工糊制或模压的工艺生产,无论是手工糊制或模压生产均存在着长度或规格难于满足需要的缺陷。即沟渠的长度由模具长度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生产出无限长度的玻璃钢沟渠制备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玻璃钢沟渠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仓、能够闭合转动的模具机构和固化机构;其中,
所述的料仓包括排列的制备玻璃钢材料的树脂仓、玻璃布纤维仓;
所述的闭合转动的模具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带动闭合转动的基板和设置于该基板上的模具。
构成上述一种玻璃钢沟渠制备装置的结构还包括:
——在构成所述料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辊压轮机构;
——所述的固化机构设置于所述闭合转动的模具机构的端部,两者水平设置;
——在所述固化机构的端部设置有切割机构;
——所述固化机构的端部设置脱模辅助机构;
——构成所述闭合转动的模具机构的模具由若干模具块构成;
——构成所述闭合转动的模具机构的基板为圆盘结构;
——所述的料仓固定于能够向前移动的动力机架上,所述闭合转动的模具机构设置有行进轮机构,所述的固化机构设置于所述闭合转动的模具机构的下部;
——在所述动力机架的下部设置有脱模机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玻璃钢沟渠制备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该装置由料仓、能够闭合转动的模具机构和固化机构构成,能够进行连续化的制备包括沟渠在内的多种玻璃钢产品,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其二,由于构成该装置料仓的机架和模具机构上设置有行进轮,并且玻璃钢沟渠固化机构设置于闭合转动的模具机构的下部,因此该装置能够将所生产脱模并经过固化后的沟渠直接铺设至现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玻璃钢沟渠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玻璃钢沟渠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或图2中玻璃钢沟渠模具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或图2中模具的A—A截面三角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或图2中模具的A—A截面矩形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玻璃钢沟渠制备装置的结构及组装过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钢沟渠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构成该装置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脱模剂仓2、树脂仓3、玻璃短纤维布仓4、填料仓5、玻璃纤维纱仓6以及树脂仓7,固定于机架料仓下部的由动力机构8带动由闭合转动的基板9和固定于该基板上的其切面如图3所示的梯形壳体构成的模具10构成的模具机构,固定于该模具机构端部与该模具机构水平设置的玻璃钢固化机构11;其中,构成上述模具机构为环形长条形状,即基板9能够在设置了一圈的传动滚轮12上环形转动。
利用该装置制备玻璃钢沟渠时,首先将构成玻璃钢材料的物料分别置入各自的料舱中。启动动力机构8由基板带动模具10转动;首先由脱模剂料仓通过其出口将脱模剂涂刷在转动的模具上,然后由构成玻璃钢材料的树脂仓、玻璃布纤维仓以及填料仓、玻璃纤维仓的仓口输出物料铺设在移动的模具上,当移动至端部时,模具上的玻璃钢沟渠坯15脱模,进入固化机构固化,即可形成玻璃钢沟渠成品。在构成该装置的固化机构后端部设置切割机构13,可以根据需要切割出设定长度规格的沟渠产品;在构成该装置的固化机构前端部与模具机构的向下拐弯处设置由如平板14或其它形式的脱模辅助机构,可以辅助沟渠毛坯由模具脱出,并进入设置了辊轮机构16的固化机构,使得脱模后的毛坯15能够顺利进入固化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科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66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外壳的成型方法
- 下一篇:液粉同轴喷射增材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