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皮组织仿生海绵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57957.0 申请日: 2015-09-02
公开(公告)号: CN105031729B 公开(公告)日: 2018-06-05
发明(设计)人: 赵朋;吕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分类号: A61L27/26 分类号: A61L27/26;A61L27/56
代理公司: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代理人: 冯智文;聂启新
地址: 214041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真皮组织 海绵 质量分数 制备 羟基琥珀酰亚胺 二甲氨基丙基 胶原蛋白溶液 病理性瘢痕 混合水溶液 丝蛋白溶液 水蒸气 分子结构 胶原蛋白 力学性质 碳二亚胺 瘢痕形成 丝蛋白 微结构 成膜 乙基 浸泡 蒸发 再生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皮组织仿生海绵的制备方法,该真皮组织仿生海绵中丝蛋白的质量分数为10%~95%,胶原蛋白的质量分数为5%~90%,将丝蛋白溶液与胶原蛋白溶液混合后,经过水蒸气蒸发成膜,然后经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混合水溶液浸泡,干燥等过程制得所述真皮组织仿生海绵。本发明真皮组织仿生海绵具有在微结构、力学性质和分子结构方面对真皮组织的仿生性能,有利于提高其抑制瘢痕形成和促进功能性真皮组织再生的性能,从而为解决病理性瘢痕的难题提供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仿生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以丝蛋白与胶原蛋白为原料制备真皮组织仿生海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创伤、手术切口等外伤所造成的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皮肤缺损修复过程中,伤口过度愈合会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和发展。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会造成瘙痒、毁容、残疾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有时甚至诱发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病理性瘢痕的防治一直是烧伤、整形等外科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创面愈合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瘢痕形成与真皮组织缺失程度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也得到了佐证,如浅度烧伤创面在愈合后与正常皮肤类似,而深度烧伤创面在愈合后将形成病理性瘢痕。这一理论提示:真皮组织的存在能够抑制瘢痕发生和发展。因此,发挥真皮组织作用的真皮仿生材料被临床用于促进深度皮肤缺损创面的愈合并抑制瘢痕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目前,已上市真皮仿生产品可分为两类:脱细胞真皮基质和体外合成高分子支架。脱细胞真皮基质是由人尸体皮、猪皮、猪小肠粘膜下层经脱细胞处理得到的成分异质的高分子支架材料,其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体外合成高分子支架是由合成高分子(如polyglactin)或动物源天然高分子(如胶原蛋白和/或糖胺聚糖)等体外合成的高分子支架。

虽然已有真皮仿生材料在促进创面修复和抑制瘢痕形成两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加工工艺难以控制,脱细胞真皮基质类真皮仿生材料的质量不稳定,各生产批次之间往往存在质量差别,这将其作为真皮替代物修复创面的应用效果,并可能造成二次手术等严重后果。其次,脱细胞真皮基质真皮仿生材料存在生物污染的可能性,由于原料人尸体皮可能携带病毒,并且这些病毒在材料加工过程中未被有效清除,而导致病毒传播。再次,体外合成真皮仿生材料在创面的降解速度与组织生成的速度不匹配,往往因降解过快而导致其促进伤口修复和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减弱。另外,现有真皮仿生材料在抑制瘢痕形成方面的作用效果远未达到促进功能性类真皮组织再生的目标。究其原因,真皮仿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结构被破坏和体外合成真皮仿生材料未实现对真皮组织的仿生是影响其再生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皮组织仿生海绵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真皮组织仿生海绵具有在微结构、力学性质和分子结构方面对真皮组织的仿生性能,有利于提高其抑制瘢痕形成和促进功能性真皮组织再生的性能,从而为解决病理性瘢痕的难题提供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皮组织仿生海绵的制备方法,所述真皮组织仿生海绵所含原料的质量百分数为:丝蛋白10%~95%,胶原蛋白5%~90%;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蚕茧置于Na2CO3水溶液中沸煮3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润洗3次,制得蚕丝素纤维;然后将蚕丝素纤维置于溴化锂溶液中,37℃条件下溶解,制得丝蛋白溴化锂溶液;最后将所得溶液在截留分子量为3500Da的透析盒中透析3天后,得丝蛋白溶液,调节溶液质量百分浓度为5%;

(2)将步骤(1)制得的丝蛋白溶液与质量百分浓度为1.5%的胶原蛋白溶液在37℃条件下按体积比0.4~57:10混合,在速度为50rpm/min的漩涡振荡器上振荡5min,至混合均匀,然后在离心力为1500g下离心3min,除去溶液中的气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7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