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焦炭耐磨强度的配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9282.3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1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项茹;宋子逵;薛改凤;常红兵;冷婷;陈超;陈琳;鲍俊芳;张雪红;任玉明;周立鹏;孙彬;詹立志;陈鹏;王元生;陈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7/04 | 分类号: | C10B5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焦炭 耐磨 强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焦炭耐磨强度的配煤方法。
背景技术
焦炭作为高炉冶炼的主要原料,在高炉中应具有较高的冷态强度,以抵抗焦炭在在块状带下降过程中受到的机械冲击和磨损;焦炭还应具有较高的热态强度,以保证焦炭在风口区上部因碳溶反应消耗碳25%~35%时有足够的强度和块度,及在更高温度的死料柱区、风口区保持一定的粒度和强度,因此,焦炭质量指标通常有焦炭的抗碎强度M40,焦炭的耐磨强度M10,以及焦炭的热强度CRI、CSR组成。
目前,焦炭的耐磨强度的不足,通常认为是由配合煤的黏结性指标低,胶质体数量不足造成的,当耐磨强度指标出现劣化时,传统技术认为应增加配合煤的黏结性,即提高G值和Y值,尤其当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提高时,高G值高Y值单种煤配用量提高。但实际配煤中发现,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与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煤质差异较大,在实际配煤中,二者配用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焦炭耐磨强度的配煤方法,该方法可以区分使用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并增加弱黏结性炼焦煤的配用量,在无型煤、预粉碎、煤调湿等炼焦工艺条件下,6米以上焦炉干熄焦所得焦炭M10≤6.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控制气肥煤和肥煤质量:
气肥煤lgMF≥4.8,肥煤挥发分≤33%,lgMF≥4.0;
(2)弱黏结性炼焦煤的区分:
将Y值≤12mm的炼焦煤定义为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将G值≤65的炼焦煤定义为高变质弱黏煤。
(3)配用方法:
①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10%,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2%: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0~10%;气肥煤:0~10%;肥煤:10%~25%;焦煤38~42%;1/3焦煤:15%~35%;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3~18%;其中:气肥煤和肥煤之和为20%~25%,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13%~28%。
②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10%,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2%: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1~15%;气肥煤0~6%;肥煤:10%~16%;焦煤38~42%;1/3焦煤:10%~35%;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8~12%;其中:气肥煤和肥煤之和为15%~20%,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20%~25%;
或者配用如下: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1~20%;肥煤:15%~20%;焦煤38~42%;1/3焦煤:10%~30%;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5~10%,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20%~25%
本发明首先将弱黏结性炼焦煤区分为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并通过控制气肥煤、肥煤的质量以及各单种煤的用量,最终可大幅提高弱黏结性炼焦煤的配用量,在无型煤、预粉碎、煤调湿等炼焦工艺条件下,6米以上焦炉干熄焦所得焦炭M10≤6.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控制气肥煤和肥煤质量:
气肥煤lgMF≥4.8,肥煤挥发分≤33%,lgMF≥4.0;
(2)弱黏结性炼焦煤的区分:
将Y值≤12mm的炼焦煤定义为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将G值≤65的炼焦煤定义为高变质弱黏煤。
(3)配用方法:
①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10%,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2%: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0~10%;气肥煤:0~10%;肥煤:10%~25%;焦煤38~42%;1/3焦煤:15%~35%;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3~18%;其中:气肥煤和肥煤之和为20%~25%,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13%~28%。
②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10%,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2%:
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11~15%;气肥煤0~6%;肥煤:10%~16%;焦煤38~42%;1/3焦煤:10%~35%;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8~12%;其中:气肥煤和肥煤之和为15%~20%,低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和高变质弱黏结性炼焦煤之和为2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9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