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轨道车辆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阻尼比的协同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59503.7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0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城;于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轨道 车辆 二系垂 悬置 阻尼 协同 优化 方法 | ||
1.高速轨道车辆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阻尼比的协同优化方法,其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建立1/4车体四自由度行驶垂向振动微分方程:
根据轨道车辆的1/4单节车体的满载质量m2,单个转向架构架质量的一半m1;一系垂向悬架的等效刚度K1;二系垂向悬置的刚度K2;待设计一系垂向悬架的阻尼比ξ1,其中,一系垂向减振器的等效阻尼系数待设计二系垂向悬置的阻尼比ξ2,其中,二系垂向减振器的阻尼系数一系垂向减振器的端部连接等效刚度Kd1,二系垂向减振器的端部连接等效刚度Kd2;以一系垂向减振器活塞杆的垂向位移zd1,转向架构架质心的垂向位移z1,二系垂向减振器活塞杆的垂向位移zd2及车体质心的垂向位移z2为坐标;以轨道高低不平顺随机输入zv为输入激励;建立1/4车体四自由度行驶垂向振动微分方程,即:
其中,
(2)构建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垂向振动协同优化仿真模型:
根据步骤(1)中所建立的1/4车体四自由度行驶垂向振动微分方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构建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垂向振动协同优化仿真模型;
(3)建立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阻尼比的协同优化目标函数J:
根据步骤(2)中所建立的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垂向振动协同优化仿真模型,以一系垂向悬架阻尼比和二系垂向悬置阻尼比为设计变量,以轨道高低不平顺随机输入为输入激励,利用仿真所得到的车体垂向运动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建立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阻尼比的协同优化目标函数J,即:
(4)一系垂向悬架最优阻尼比ξob及二系垂向悬置最优阻尼比ξoc的优化设计:
根据步骤(2)中所建立的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垂向振动协同优化仿真模型,以轨道高低不平顺随机输入zv为输入激励,利用优化算法求步骤(3)中所建立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阻尼比的协同优化目标函数J的最小值,所对应的设计变量即为一系垂向悬架系统的最优阻尼比ξob和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最优阻尼比ξo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95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