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薄板塑性复合胀型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0020.9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7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钱健清;华峰;许铭;李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28/0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薄板 塑性 复合 成形 方法 | ||
1.一种金属薄板塑性复合胀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成形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待成形的金属薄板固定在板料冲压机下,操作板料冲压机使压边圈上升,将金属薄板四周压紧;
(2)根据模型预先对金属薄板球型胀形的深度进行计算,然后在板料冲压机上对金属薄板球型胀形的深度进行设定;所述金属薄板球型胀形的深度根据以下模型设定:
其中:H-球型胀形的深度,单位:cm;
θ-加工件的成形角,角度采用弧度制;
λ-比例系数,取10~12;
(3)根据模型预先对金属薄板球型胀形的直径进行计算,然后在板料冲压机上选择相应直径的冲头;所述金属薄板球型胀形的直径根据下面的模型设定:
其中:D-球型胀形的直径,单位:cm;
H-球型胀形的深度,单位:cm;
θ-加工件的成形角,角度采用弧度制;
K-胀形系数,取10~12。
(4)选择冲头,启动板料冲压机对金属薄板进行胀型预成形,待金属薄板胀形至设定深度,板料冲压机自动停止,得到胀型预成形后的金属薄板。
(5)取下胀型预成形后的金属薄板,将胀型预成形后的金属薄板固定在板料数控渐进成形机床的夹具上,四周压紧;
(6)根据成形制件的参数要求,利用UG软件,首先确定所述板料数控渐进成形机床的坐标系与工作坐标系一致,坐标原点定在有利于准确对刀的位置,绘制出零件成形区域的形状,生成所述板料数控渐进成形机床所能识别的NC代码;
(7)将生成的NC代码导入所述板料数控渐进成形机床,操作所述板料数控渐进成形机床按刀具顶点进行对刀,然后对金属薄板所需成形区域进行加工;待金属薄板加工成所需要的成形制件时,停止所述板料数控渐进成形机床,取下加工成形后的制件,完成金属薄板塑性复合胀型的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00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向叶轮扩口专用设备
- 下一篇:重力机